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9篇
  免费   0篇
教育   643篇
科学研究   14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32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3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1.
论苔丝悲剧的必然性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国著名作家托马斯. 哈代的不朽佳作之一<德伯家的苔丝>,描述了一个纯洁、美丽、高尚、善良而勤劳的农村姑娘苔丝在不幸失贞之后,被冷酷的社会、腐朽的道德逼得走投无路,终于愤然杀死造成自己不幸的富人亚历克. 德伯维尔,而自己被处死刑的故事.在书中,我们看到苔丝一次又一次地反抗命运,一次又一次地遭到挫折,蒙受深重苦难,直到最后毁灭.在强烈震撼痛惜之余,我们又深深感到其悲剧的必然不可避免.本篇将试从社会环境、宗教道德、家庭及个人性格等方面,探讨导致主人公悲剧的必然因素及其悲剧意义.  相似文献   
92.
本文从时代背景和诗人的人生经历入手,分析了杜甫的马诗。文章认为,从杜甫的马诗中可以看出其忧国忧民的思想和他对当朝的不满情绪,唐王朝的腐败无能也由此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93.
"荒谬"这一概念在西方哲学中有很深刻的历史渊源,而加缪则将"荒谬"这一概念上升到了哲学高度。以加缪哲学中的"荒谬"与"救赎"为主线,探讨处在荒谬之中的孤独个体何以能够实现自身的救赎,我们会发现加缪不仅将西方传统中非理性的荒谬感上升到了哲学概念的高度,而且他的"荒谬"不同于虚无主义,因为他虽然入于荒谬,却又能出于救赎。加缪对于人性尊严的认可以及对于光明的追求才是其哲学的核心之所在。  相似文献   
94.
追求生活本原的客观再现,一方面为池莉的创作赢得震撼人心的启示力量,另一方面,其拒绝升华的真实叙写又易招致消级无为的指责。池莉小说中究竟是否存在人物与生存现实的对抗呢?这一直是人们关注和困惑的一个问题。对此,结合作者的创作心态和文化立场,探询她的小说中女性的生存境况,可以作出解答,以证明生命个体反抗生存现实的潜性存在和突出变化。  相似文献   
95.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叙事诗,写一个封建社会中常见的家庭悲剧。全诗以时间为顺序,以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和封建家长制的迫害为矛盾冲突的线索,揭露了封建礼教破坏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歌颂了刘兰芝、焦仲卿的忠贞爱情和反抗精神。《孔雀东南飞》最大的艺术成就是,通过有个性的人物对话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正如沈德潜所说“淋淋漓漓,反反复复,杂述十数人口中语,  相似文献   
96.
通过分析弥尔顿代表作之一《失乐园》中魔王撒旦与上帝的对抗,探究背叛者撒旦的英雄气概。撒旦的这种反抗映射了当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现状以及诗人本人对于革命的认识和态度。  相似文献   
97.
韩美娜 《丹东师专学报》2002,24(Z1):71-72,81
繁漪的悲剧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产生了深刻的悲剧意义,给人以深刻的思想启迪,从女性角度来看繁漪的悲剧,把繁漪看作一个普通的女性,写她的不幸遭遇,写她的反抗精神.她性格中的"魅惑性",使我们看到了她对人性、自由意志的执着追求.  相似文献   
98.
国章先生的诗集《饥饿.假寐.铁》展示了一个苦闷、孤冷、躁动与绝望的内心世界,他以自觉的生命意识对人生进行了一次追思与叩问,其间既有着国章先生对悲苦的痛切体验与真实呈现,更闪现出他对这种悲苦的默默承受以及以铁样的坚忍进行决绝反抗的精神,独特的情思意蕴使他的人生变得悲壮、激烈、精彩绝伦,也使这部诗集达到了深刻的艺术境地。  相似文献   
99.
由《梦珂》和《黄色糊墙纸》审视中美女权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梦珂》和《黄色糊墙纸》分别是中关两国女权主义作家丁玲和夏洛特·珀金斯·吉尔曼的代表作。《梦珂》中女主人公面对男性的压迫时,只是采取“隐忍”;《黄色糊墙纸》中女主人公则联合“其他女性”采取主动行为来反抗男性世界给她的不公。两位主人公不同的反抗方式体现了中关女权主义在最初发展时期的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100.
苏青是四十年代上海沦陷时期与张爱玲齐名的女作家,本文论述了她的小说对女性不幸境遇的吟述,以及对这种境遇的反抗,旨在说明:苏青继承了“五四”以来的女性文学反封建精神,她的小说是有价值的,她在中国现代文史上的地位是永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