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篇
  免费   0篇
教育   224篇
科学研究   5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7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本通过《变形记》与《促织》在成时间,政治气候和写作土壤等方面的比较,剖析了蒲松龄在《促织》中所蕴藏的深刻和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02.
人变动物的题材是古今中外作家借以表现主题的常用母题题材。《变形记》是表现主义大师卡夫卡的代表作,《促织》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的传奇志怪小说集《聊斋志异》中广为流传的名篇。这两部作品都采用了人变虫的题材,《变形记》中主人公格里高尔变成甲虫,《促织》中主人公成名之子魂变促织。不论是人变甲虫还是人变促织,都是社会重压下产生的悲剧,展现了异化社会中人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103.
庞时杰 《班主任》2013,(7):24-25
话说我们班的"张悟空"同学,那可是"名震四方"响当当的人物。初次见到他,他黑黝黝的小脸蛋上镶嵌着两颗黑珍珠似的大眼睛,一看就透着机灵。了解篇开学第一天。班级进行大扫除,我一边指挥学生打扫卫生,一边观察孩子们的能力和表现。一个扛着扫帚满操场跑来跑去、  相似文献   
104.
变形记     
《中学生天地》2009,(10):63-63
日本也有“哈日族” 大家都知道有个词叫“哈日族”,但你知道其中的“哈”是什么意思吗?“喜欢”?“痴迷”?正确答案是:什么意思也没有!  相似文献   
105.
卡夫卡的《变形记》采用极其荒诞的艺术手法描述了一个离奇的故事,通过人的异化揭示了人性的扭曲以及社会现实.它作为表现主义的典型之作,将荒诞和真实完美地结合了起来,在事件情节架构、人物形象、心理描写处理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特色,将各种关系的荒诞离奇以及社会的真实性和作者内心的真实感受融为了一体,突出了小说的主旨,揭示了人的灵魂...  相似文献   
106.
对于喜欢甚至迷恋弗朗茨·卡夫卡(1883—1924)的读者来说,刚刚过去的2013年与2014年均可算作是"卡夫卡年",因为前者是卡夫卡诞辰130周年,后者是卡夫卡逝世90周年。在这两年之间许多有关卡夫卡的纪念文章纷纷见诸各类报刊,生前寂寞的卡夫卡现在非但不再寂寞,甚至构成了一道独特的"热闹"景观,这应当是卡夫卡始料未及的。就我个人而言,我写了一组纪念卡夫卡的文章,开设了一系列有关卡夫卡的课程,指导学生撰写了一批有关卡  相似文献   
107.
《职业圈》2008,(13):8-9
据《21世纪经济报道》和《第一财经周刊》报道,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直销”是戴尔引以为豪的代名词。用户通过网络和电话下单,戴尔工厂根据用户的定制信息组织生产,并因此获得了高额的利润回报,连续多年蝉联全球PC市场首位,但这种情况从4年前开始转变。在新兴市场,戴尔被惠普、宏基和联想等对手陆续抢走了市场。  相似文献   
108.
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他仰卧着,那坚硬的像铁甲一般的背贴着床,他稍稍抬了抬头,便看见自己那穹顶似的棕色肚子分成了好多块弧形的硬片,被子几乎盖不住肚子尖,都快滑下来了。比起偌大的身躯来,他那许多只腿真是细得可怜,都在他眼前无可奈何地舞动着。"我出了什么事啦?"他想。这可不是梦。他的  相似文献   
109.
蒲松龄的《促织》和卡夫卡的《变形记》同属变形母题,都有作者的自伤自哀、讥讽社会的浓厚色彩.从美学特征、作者与主人公的关系、主题思想与创作动机、艺术特征等方面对两篇作品进行了比较研究,可以为理解作品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10.
表现主义文学大师卡夫卡的代表作<变形记>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里人的异化现象.小说主人公的悲剧是资本主义社会里靠金钱来维系的家庭关系的一个真实写照.主人公与妹妹关系的显著变化有力地烘托出小说的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