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7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5318篇
科学研究   168篇
各国文化   25篇
体育   186篇
综合类   116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26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116篇
  2021年   127篇
  2020年   167篇
  2019年   170篇
  2018年   108篇
  2017年   110篇
  2016年   125篇
  2015年   243篇
  2014年   525篇
  2013年   385篇
  2012年   402篇
  2011年   525篇
  2010年   443篇
  2009年   374篇
  2008年   460篇
  2007年   314篇
  2006年   247篇
  2005年   235篇
  2004年   290篇
  2003年   223篇
  2002年   166篇
  2001年   103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4 毫秒
991.
虚写为中国文学艺术的传统表现手法,在古诗中的作用尤为奇妙.古诗中虚写可传物之神,托情之深,喻志之壮,寓理之趣.  相似文献   
992.
一、教学目标 认读“亦”、”妆”,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通过朗读感悟和诗句拓展,在展开想象和整合阅读中,感受诗歌的意境,体验诗人的感情,培养热爱祖国语言的感情。  相似文献   
993.
欧明 《农村教育》2004,(11):50-50
《洛神赋》是曹植久负盛名的代表作。最早见于萧统的《文选》、据说曹植曾经追求甄氏女子,后被曹丕纳入后宫.甄女死后,曹植为了纪念他所思恋的甄后而作此赋,在这篇赋里.曹植把甄后比为洛水的水神宓妃,通过对宓妃美的具体刻画,表现出了较为突出的审美意识和美学理想。  相似文献   
994.
古诗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精华,古诗教学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吟古诗,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他们的想象能力,培养他们对语言文字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重视古诗教学,探索古诗教学的新思路,让春风吹绿我们的古诗教学。[第一段]  相似文献   
995.
卡巴列夫斯基作为俄罗斯当代的著名作曲家之一,他在钢琴音乐的表达上既具有俄罗斯风格,还在古典与浪漫中不断徘徊。二十世纪出卡巴列夫斯基创作的《24首钢琴前奏曲》因其风格多变、曲调复杂而著称,同时也是卡巴列夫斯基最为喜欢的作品之一,本文我们主要分析其《24首钢琴前奏曲》中Op.38的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996.
古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一年来,我校进行了“培养学生古诗文素养”的实验研究。笔者在教学实验中体会到,引导学生从古诗中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是古诗教学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997.
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精练最传神的一个字。这个字或许是诗人苦思冥想、绞尽脑汁得到的,或许是诗人灵感的火花一闪得到的,又或许是诗人多方选择、逐一推敲得到的,但就是这个字,使得全诗语言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就是这个字,使得全诗游龙飞动,境界全出;就是这个字,使得诗中形象顿然改观,熠熠生辉;就是这个字,使得全诗气势非凡,韵味无穷。因此我们今天阅读鉴赏古诗时,就应学会巧抓“诗眼”和体会“诗眼”,“诗眼”既得,就能势如破竹,就能更好地领悟诗的丰富含义和感受诗的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998.
一、“文中提示语”的特点和作用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材进一步加大了改革力度,课文导学系统的改进尤为显著。本册教材在精读课文内部或结尾处,以学习伙伴的口吻、以“泡泡”的呈现方式插入了许多提示语,用来引导学生认真读书,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有重点地深入感悟和思辨,以培养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全册教材精读课文共24篇,除两篇《古诗两首》外,其余22篇都紧密联系课文内容插入了提示语,共有30例。这30例提示语,从语言形式上看,大部分是从学生的角度说出读书的心得和发现,表示要和学习伙伴相互交流。  相似文献   
999.
本文借鉴前人的考证索据,义理分析的研究方法,尝试结合本诗夸张的语言特点,对诗中有争议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00.
古诗不仅蕴涵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而且有着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在古诗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领会诗的意境,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丰富而高尚的情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