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0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843篇
科学研究   58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32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55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71篇
  2022年   139篇
  2021年   213篇
  2020年   224篇
  2019年   272篇
  2018年   113篇
  2017年   184篇
  2016年   208篇
  2015年   290篇
  2014年   588篇
  2013年   372篇
  2012年   388篇
  2011年   396篇
  2010年   344篇
  2009年   228篇
  2008年   275篇
  2007年   155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将数学与其他学科密切联系起来,从其他学科中挖掘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来解决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要想使每节课都生动有趣,吸引学生,就必须注重方法,善于利用教学资源创新课堂教学。古诗词是我国特有的文化遗产,也是一种难得的课堂教学资源。如果能将这些资源与课堂教学内容巧妙地整合,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  相似文献   
22.
古诗词是中华文学艺术中的一支奇葩,它博大精深,灿若繁星。漫步于诗的花圃,你会发现每朵花都很美,耀眼夺目。中华古诗词经过历史长河的洗涤,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内容上都堪称典范;同时,古诗词在写作的方法和技巧上也极有可取之处,同学们可以借鉴古诗词的写作技巧,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以下就举例为同学们分析,希望对同学们写作技巧的提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3.
单雪娟 《大观周刊》2011,(6):230-230
古诗词鉴赏部分在初中语文中,占得总体比例约15%左右。他是延续我国精华所在,我们作为新世纪下的初中语文老师,必须教会孩子中华几千年,博大精深古诗词文化怎样去鉴赏。  相似文献   
24.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词占有一定的比重。如何教好古诗词?电教媒体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为古诗词的课堂教学营造了浓厚的氛围。使学生以最佳的状态、最快的速度走进文本、投入学习;它能增强古诗词学习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为释疑解难提供突破口;  相似文献   
25.
陈林霞 《小学生》2011,(6):63-64
古诗文是我国古代文学的宝贵遗产,它们内容精粹,语言凝炼,意境优美,感情真挚。诗人根据表达的需要,语言高度浓缩、概括,情节跨度较大,具有很强的跳跃性,这就使诗中存在了许多“空白”之处。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合理的想象,把跳跃过的情节补充出来,  相似文献   
26.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对中年级的习作明确提出了以下阶段性目标: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这些目标对于中年级的作文教学来说,可以归结为一句话: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写作文。  相似文献   
27.
让儿童体会古诗词中鲜明、独特而感人的艺术形象,可以丰富儿童的情感,发展儿童的联想、想象等形象思维能力以及审美能力。如何指导学生学习古诗,教学《山行》时我主要尝试运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28.
张芳  徐玉宇 《学语文》2015,(2):35-37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应力求探索一种既适合小学生学习特点又能为初、高中学生学习打好基础的教学方法。建构一种重诵读轻讲析;重兴趣轻要求;重想象轻释义;重个性轻统一;重课内亦重课外;重过程轻结果的操作体系,如此才能实现课程标准的既定目标和要求。  相似文献   
29.
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璀璨夺目的瑰宝,语言生动、凝炼,意境清新深远。尤其是选入中学课本的诗词,都是历经锤炼的名篇佳作,极富美学价值。诗词教学对于陶冶青少年高尚情操,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激励他们奋发有为、锐意进取,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在古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呢?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诗词是激情与想象的艺术。在教学时,为了让学生领  相似文献   
30.
《考试周刊》2016,(72):26-27
本文分析与总结了岭南地区学生读不懂古诗词的地域性原因,在备考策略上有的放矢,使他们对古代的中原语言文化有更系统的感知,从而真正读懂古诗词表情达意的种种方式,掌握读诗的规律和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