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00篇
  免费   0篇
教育   4191篇
科学研究   70篇
各国文化   13篇
体育   15篇
综合类   57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5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100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129篇
  2014年   319篇
  2013年   297篇
  2012年   316篇
  2011年   424篇
  2010年   354篇
  2009年   293篇
  2008年   354篇
  2007年   270篇
  2006年   194篇
  2005年   181篇
  2004年   241篇
  2003年   177篇
  2002年   129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91.
古诗是中华文化丰厚博大的象征,是民族文化智慧的体现.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古诗文的诵读、理解、教学评价等都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的工作中,要做好古诗教学.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古诗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992.
其一 眼空蓄泪泪空垂,暗酒闲抛却为谁? 咫尺绞绡劳解赠,叫人焉能不伤悲? 其二 抛珠滚玉只偷潸,镇日无心镇日闲. 枕上袖边难拂拭,任它点点与斑斑.  相似文献   
99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因此,我们在古诗教学中也应充分发挥多媒体教育手段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94.
沈德潜说过,曹操诗有吞吐宇宙之象。(《古诗源》卷五)笔者以为此语可谓知音。恰巧《短歌行》最后一句是“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吐露出作者自己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以下我们就借用“吞吐”二字来赏析此诗的美。  相似文献   
995.
晓杨 《阅读》2007,(5):16-17
六(2)班的同学们正在杨老师的带领下,饶有兴趣地学习《古诗两首》中的《泊船瓜洲》这首诗。瞧,他们正聊得热火朝天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996.
<正>千百年来,古诗文已经成为我们民族精神约定俗成的教科书,成为一种长效的民族素质滋养剂。学习古诗能使学生较为正确地认识古代社会,学习古人语言中有生命的东西,发展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997.
998.
通过引述许渊冲、孙大雨和Sam Hamil对唐代诗人王维的<鸟鸣涧>一诗的三种译文,介绍了意象观点,并分析意象对诗歌翻译的作用.进而通过比较古诗原文在汉语读者头脑中引起的意象与英译文在英语读者头脑中产生的意象的异同,来考察译文的成功与否.  相似文献   
999.
中国是一个泱泱诗国,祖先给我们留下了灿如星海的优秀诗篇。千百年来,这些优秀诗篇合着中华民族的脉搏。时时刻刻撞击着国人的灵魂,滋养着国人的性情。如何用新课程理念引导学生学好古诗,成为当前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00.
作为“岁寒三友”之一的松,曾为无数文人墨客歌咏,有不少值得一读的诗篇。有的着眼于松树的外形。诗人观察细致,刻画细腻,写得传神逼真。杜甫《凭韦少府班觅松树子栽》:“落落出群非榉柳,青青不朽岂杨梅?欲存老盖千年意,为觅霜根数寸栽。”全诗未见一个“松”字,而句句写松,以衬托手法写出了松与榉、柳、杨、梅之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