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91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里运河流经江苏中北部地区,此地自古为稻作农业生产区域,至今留存大量田歌.笔者以实地调查为基础,对非遗传承人、秧号子歌手进行了访谈.本文以运河水系的整体视角来探究秧号子在这一区域内的流布与生存现状.  相似文献   
112.
本文对"海盐塘工号子"的社会、文化、史料和利用开发价值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在充分分析保护现状的基础上,给出了当前如何更好地保护传承海盐塘工号子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3.
生态经济与音乐传承是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的关系,吴城排工号子是九江吴城镇的传统劳动号子,在水运现代化的今天已鲜有人提及,其独特的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也悄无声息。本文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吴城排工号子这一民间音乐形式为切入点,研究如何将其引入该区域旅游业之中,形成游客参与、文化自觉的旅游新概念,最终实现经济效益与艺术传承双赢的"艺术商业化"的运营模式。  相似文献   
114.
天籁淮剧     
盐城,因盐得名;也是著名的淮剧之乡。 淮剧,又名江淮戏,流行于江苏、上海和安徽部分地区。自古以来,当地盐工、船工、农民、渔民,习惯于劳动的同时哼唱田歌、秧歌、牛歌、号子,以吐积气,鼓舞士气,长期的传唱衍化,形成若干民间小唱。清代中叶,江苏盐城、阜宁一带,民间流行从"雷雷腔"和"栽秧调"发展而来"门叹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