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12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43篇
教育   3369篇
科学研究   840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82篇
综合类   181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3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112篇
  2014年   269篇
  2013年   246篇
  2012年   260篇
  2011年   319篇
  2010年   261篇
  2009年   274篇
  2008年   397篇
  2007年   261篇
  2006年   199篇
  2005年   227篇
  2004年   206篇
  2003年   195篇
  2002年   195篇
  2001年   179篇
  2000年   168篇
  1999年   115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51.
PVC新型热稳定剂三巯基乙酸正丁酯锑的合成及其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直接酯人的方法合成了三巯基乙酸正丁酯锑,并从实验的角度对其热稳定性能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三巯基乙酸正丁酯锑为PVC的高级热稳定剂的结论。  相似文献   
52.
以PEG600为相转移催化剂,无水碳酸钾为碱,1,2-二氯乙烷为溶剂;氰基乙酸乙酯和1,3-二溴丙烷为反应原料,经缩合反应较高产率的合成1-氰基环丁烷-1-羧酸乙酯,收率达64%,此方法反应条件温和,原料便宜易得,操作简便安全。  相似文献   
53.
简述了近十年来用过渡金属配合物(如钯、铜、镍、锆、铁、钛)作催化剂,通过格氏试剂反应进行立体选择性合成的方法和原理。  相似文献   
54.
通过增加皂类表面活性剂分子中亲水基的总数,可以提高其抗硬水性能,为此,在亲油基与羧基之间引入烷氧基,该研究以甲基丙烯酸和十二醇的主要原料,采用加成,酯化,取代,皂化四步法合成3-十二烷基-2-甲基丙酸纳,其中,杂多酸对酯化反应起到了催化和阻聚双重作用;相转移催化剂用于取代反应,简化了操作,缩短了反应时间,提高了产率。  相似文献   
55.
采用分步聚合法合成了两网质量比不同,第二网交联度均为30%的聚二乙烯基苯/聚丙烯酸甲酯互穿聚合物网络(PDVB-PMA IPN),将它们分别用20%的NaOH/甲醇溶液碱解,合成了一网疏水、一网亲水的聚二乙烯基苯/聚丙烯酸互穿聚合物网络(PDVB-PAA IPN)。测定了两网质量比对树脂的比表面积、平均孔容、孔径以及弱酸交换量的影响。比较了不同树脂对水溶液中苯酚的吸附性能差别,测定了此类树脂的热力学数据,探讨了此类树脂的吸附机理,建立了一种通过溶胀致孔合成吸附树脂的方法。  相似文献   
56.
介绍了一类树状高度支化、带有很多末端官能团的新的大分子化合物,同时分别介绍了这类化合物的特征、合成方法和潜在应用,并展望了它的发展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57.
乙酸仲丁酯合成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58.
报道利用维生素B1注射液催化合成苯偶姻、糖偶姻的方法。收率在60%-85%以上,并与文献对照,确认无误,使用维生素B1注射液作催化剂,产品收率高,无腐蚀、无毒、价廉且易得。  相似文献   
59.
在分析国内生产草酸二乙酯工艺的基础上,探讨了以固体酸和反应精馏耦合技术合成草酸二乙酯的新工艺,分析了挟带剂、塔釜温度、回流进料比及原料醇酸比对反应酯化率的影响.在使用环己烷作为挟带剂时,合成草酸二乙酯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115℃,原料醇酸比10:1,回流进料比3:1.此时,草酸二乙酯的酯化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60.
李珊珊 《海外英语》2011,(14):318-319
仿拟作为制作新闻标题的重要方法之一,以其新颖幽默、诙谐讽刺的语用效果受到越来越多新闻工作者的青睐。仿拟运用在新闻标题中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一种认知活动。因此该文拟用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合成理论来深入细致地探索仿拟生成和诠释的认知心理过程,从而提供一种新的角度来揭示读者在线理解新闻标题中仿拟现象的认知心理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