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59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26篇
教育   6486篇
科学研究   523篇
各国文化   34篇
体育   202篇
综合类   432篇
文化理论   65篇
信息传播   1208篇
  2024年   119篇
  2023年   405篇
  2022年   238篇
  2021年   375篇
  2020年   357篇
  2019年   381篇
  2018年   185篇
  2017年   300篇
  2016年   323篇
  2015年   482篇
  2014年   829篇
  2013年   652篇
  2012年   742篇
  2011年   675篇
  2010年   515篇
  2009年   479篇
  2008年   509篇
  2007年   377篇
  2006年   260篇
  2005年   234篇
  2004年   146篇
  2003年   131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文化学刊》2011,(2):106-106
杨莉、伍敏在《湘潮》2010年第11期撰文指出,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特性所在,是中国人民自我认同的重要标志,是中国提升文化吸引力的重要内容,是中国构建文化尊严的指导思想,是中国构建正确尊严观的核心。面对现今中国社会文化尊严的缺失和错误尊严观,中国传统文化是构建最佳文化尊严和正确尊严观的内容和手段。  相似文献   
92.
正大学新生面临环境的巨大变化,加之对大学生活期待过高及调节适应能力不足,很容易产生问题。因而这些年来有关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研究越来越多,如湖南理工学院卢晓红对1173名新生所作SCL90测查;西南师范大学叶海燕对3364名新生所作SCL90研究;齐齐哈尔大学刘哲等所作"大学新生实施SCL90测查的现状分析";湖南文理学院盛红勇所作"1996~2005年大学新生SCL-90调查结果的元分析";内蒙  相似文献   
93.
该研究从社会学,教育学以及文化学角度回顾了身份认同理论的发展历程。多个实证研究发现在多元文化环境下,双语者的语言态度,语言选择本质上反映了他们内化的文化身份认同。最后,语言与身份认同研究对宏观层面国家语言政策以及微观层面个人语言选择与身份认同有着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94.
张勇 《文教资料》2013,(21):133-135
高校新生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如何开展行之有效的新生教育,为学生的大学生活开个好头,提供支持是高校管理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作者从吉登斯的自我认同理论出发,结合自身工作实践,谈谈对新生教育的看法.  相似文献   
95.
族群身份重构是在社会文化变迁、历史记忆重构、族群认同等多种历史文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明清以来,多元一体的国家格局的深化,促进了内地移民与丽江纳西族之间的文化互动与融合,推动了族群身份的重构与地方文化多样性发展,对纳西族的文化变迁及发展产生了积极意义。族群认同、身份建构与国家认同之间不是彼此消长、二元对立关系,而是彼此互构、辩证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96.
在专业认同和适应性视域下,从专业认知、专业情感、学习适应、校园适应、择业适应、自我适应和人际关系适应七个维度,对"一贯制"和"分段式"相结合的中高职贯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模式进行总结、调研、分析和讨论,以期为中高职贯通综合素质教育提供可借鉴、可复制、可操作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97.
任元举 《文教资料》2013,(23):120-121
姓氏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源远流长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最后安排了这样一项活动,以“说名道姓”为话题展开学习、调查研究,旨在在实践活动中培养队员自我认同和尊重他人.  相似文献   
98.
罗菲 《语文知识》2012,(1):124-125
广告宣传营造出多样的广告幻象,这在很大程度上分化了消费者的层级,并塑造着消费者的价值观念和个体身份特征。文中主要从成功者的身份认同、时尚一族的身份认同、亲情一族的身份认同三个方面来探讨广告幻象对消费者身份的修辞化塑造,并观照消费者对广告幻象的身份认同。此研究将有助于人们认清现实,走出广告修辞幻象的误区,更客观地认识商品,从而更好地为自身定位,有助于培养清醒理性的消费群体。  相似文献   
99.
高校为什么要实施、大学生为什么要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这关涉到高校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合法性和合理性问题.国家培育接受其意识形态主张的接班人,培养能够融入社会、建设国家的合格成员,必须明确告知受教育者它的价值取向及其社会规范;大学生要成长为能被国家和社会接纳的心智整全的“成人”,在接受专业技能知识之“戎才”教育的同时,必须认真修读富含国家价值主张、基本信念和信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高校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仅具有顺应社会教化规律的合法性,也具有维护社会健康发展、促进大学生成长成人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0.
毛泽东与邓小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领导人,两人的长期合作基础奠定于中央苏区时期。本文主要论述在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与邓小平以务实的精神,在中国革命的认识和实践上对中国革命的诸多问题达到了认同,也建立了真诚的同志关系。这种关系的确立,对以后中国革命道路的形成影响巨大,也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和发展树立了典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