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338篇
科学研究   25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30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自高校扩招以来,高校每年入学人数成倍增长,迎新工作做为高校的重要工作之一,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加强和完善迎新工作,是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从迎新工作的特点、难点、重要性等方面系统地阐述了扩招后迎新工作面临的新挑战以及重要地位,提出做好迎新工作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42.
面对众多媒体、网络公司、咨询顾问铺天盖地大肆宣传教育信息化的大趋势的言论,许多学校领导者们在耳濡目染后都对学校信息化建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是随着一些先行学校所实施的学校信息化失败案例的产生,曾有改革计划的学校领导们又不得不开始用一种审慎的眼光来看待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在现有的人力、物力、资金等条件限制下,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应是正确确定最迫切需要率先实施改革的具体流程和环节。只有对症下药、找到真正的病源所在,才能确保学校信息化改革的成功。  相似文献   
43.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市场经济的发展,现行的高校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已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严重地束缚着高校的综合改革。所以改革高校后勤工作,逐步实现社会化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4.
旧有的装备管理模式已不适应现代高科技战争的需要。“全系统、全寿命”理念的提出,是武器装备管理理论的一大突破;是现代战争装备发展客观规律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45.
传统的学校管理把后勤工作长期以来定位在保障性这个意义上。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的社会性,后勤的教育性内涵日渐增强,社会经济大环境的发展开始对传统后勤管理提出了挑战,为顺应形势的变化,不少学校在后勤改革与发展中作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其发展态势已呈多样化,其中不乏获得经验的成功,但要使后勤管理步入健康规范的轨道,需要科学制度的保障,需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自主构建适应现代学校制度的后勤制度。  相似文献   
46.
俗语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所学校犹如一个小社会,充满着各种复杂的情况和多变的信息;一所学校犹如一个人才的“摇篮”,哺育和催发着各类人才的成长。作为学校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是教育阵地的“指挥部”,所以领导艺术、水平等直接影响到学校以至教育的整体发展,后勤工作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47.
本对在深化高校后勤改革中,教工住宅售后实施物业管理的必然性及实施物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搞好物业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48.
冯洪 《农村教育》2005,(10):48-49
在进行了办学模式、办学体制、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后,学校的后勤工作向何处去?如何与学校的发展相适应.如何达到最优化?我认为,优质服务、三级管理、三相制衡、建设后勤文化、进行股份制改造,是学校后勤工作改革的有效途径。改革中,应牢记一点的是学校后勤工作姓“教”不姓“钱”。下面浅谈对学校后勤工作及改革的思考:  相似文献   
49.
高校后勤工作的本质是对高等教育起服务、保障、支持作用的高校组织活动,具有后勤工作的服务性、后勤服务的价值性、后勤劳动的社会性、后勤系统的可分离性、后勤实体的企业性、后勤体系的教育性等特征。高校后勤工作还起着服务、管理、经营、育人作用。因此,高校后勤工作在高等教育中占有基础地位、支持地位和窗口反映的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50.
高校后勤发展的滞后,已成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瓶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提出,适时引入市场机制,加快发展后勤产业,适度加快、加大高校市场开放的进度和程度会促进后勤社会化进程。建立后勤社会化的市场机制将促进后勤职工的职业道德建设,成为促进高等学校新型后勤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