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14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3篇
教育   13550篇
科学研究   778篇
各国文化   332篇
体育   762篇
综合类   513篇
文化理论   117篇
信息传播   4010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55篇
  2022年   183篇
  2021年   262篇
  2020年   231篇
  2019年   248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252篇
  2016年   375篇
  2015年   601篇
  2014年   1495篇
  2013年   1233篇
  2012年   1507篇
  2011年   1601篇
  2010年   1445篇
  2009年   1423篇
  2008年   1717篇
  2007年   1306篇
  2006年   957篇
  2005年   839篇
  2004年   793篇
  2003年   818篇
  2002年   733篇
  2001年   611篇
  2000年   431篇
  1999年   182篇
  1998年   99篇
  1997年   115篇
  1996年   82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时间转瞬即逝,过得好快呀!现在想起刘敦老师和我接手拜年封的设计任务到现在已经十五个年头了。拜年封的出笼就不用细说了,想必大部分集邮爱好者都清楚。关键是这个新产品如何定位,如何确定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72.
广播剧是综合性的听觉艺术,也是现代广播文艺的重要样式之一,深受广大听众的喜爱和追捧。其独具匠心、变幻莫测、行云流水般的声音魅力,将广播的声音元素发挥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73.
以“味”论诗是中国传统诗学中最富民族特色的重要方法。在诗味论的发展过程中,不少诗论家以其卓越的理论创见为定诗学方法的发展和完善做出了可贵的贡献,使诗味论不断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钟嵘提出的“滋味”说从创作论、鉴赏论和批语论角度对诗味论的发展和完善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4.
75.
苍凉的手势     
丁亚平 《寻根》2001,(6):94-98
桑弧于1946年8月进入华公司,成为该公司第一位基本导演。他邀请张爱玲来编公司出品的第一部影片。张爱玲与他相似,年纪轻轻已经成名,而且也非常喜欢电影。在沦陷区,她的《流言》出版,《传奇》又出版,书店报摊,张爱玲的名字随处可见,红得发紫。张爱玲不世出的才情和写传奇的本领,在与桑弧合作的《不了情》、《太太万岁》及《哀乐中年》三个电影创作中得到了突出的表现,模拟世情精确,苍凉而华丽的末世视野入骨透彻,贯注了创作的无限感喟。其细密真切的写实主义的生活的细节呈露和喜剧幽默的精心营造的背后,所着意显现与弥散的仍然是一种人际的、人情的、人的同时也是日常的人生的回声。  相似文献   
76.
死亡是现代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题材之一。郁达夫对死亡题材具有异乎建党的偏爱:他的小说有近三分一的作品涉笔死亡。他的这些写死亡的伤口在学史上独放异彩,有着很高的思想,艺术价值。其偏爱死亡题材的原因是:首先来自独特的生命体验;其次是中国古典学降外国感伤小说的影响;最后,追求忧郁,感伤,注重悲剧效果的审美情趣是其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77.
莫泊桑是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不同意自然主义的“绝对真实”论和浪主义的“浮夸作风”,注重对现实的观察,分析,提炼和概括,重视对事物内在关系的探究。他的小说善于以凡人小事为题材,表现广阔而深刻的社会生活内容。  相似文献   
78.
田汉与夏衍从不同的创作起点出发,经历了创作思想的深刻反思,最终殊途同归,在抗战大矗下走向成熟。夏衍与田汉以传神之笔,为现代学画廊增添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他们在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戏剧舞台上并肩战斗,以辛勤的努力与优秀的剧作,为中国现代话剧,尤其是革命话剧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79.
九十年代,随着女作家对女性主义思想的领悟和女性意识的增强,她们多以女性身份书写世界、人生和“历史”,致力于对女性“生命之神”的细致倾听和刻画。  相似文献   
80.
明代散曲家王磐的作品既有徜祥山水之间,陶醉诗酒之中的闲适咏物之作,也有关心民众疾苦、揭露讽刺反动统治、黑暗现实的愤世嫉俗之作。在诅咒黑暗的同时,他的散曲还流露出积极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