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1篇
教育   122篇
科学研究   6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因为中心概念“期待视野”与阿多尔诺的否定性美学的牵连 ,姚斯没能完成接受美学的新文学史规划 ,转向了重新发现的审美经验研究。他用审美经验的双重性作为绝对否定的解毒剂 ,重新解说审美快感 ,并在此基础上界定审美经验的三位一体 ,建构审美认同模式。所有这一切是接受美学解释学主题的深化  相似文献   
62.
情感表现是艺术的一大特性。艺术的各环节中都有情感存在。但艺术家、作品、接受者表现与体验的情感是有距离的,并不完全等同。  相似文献   
63.
新生代长篇小说所呈现的“生活”是一种真正"有我"的生活,世界虽在崩溃,但新生代作家并未逃离它,而是有着同流合污的快感以及对新生活的肯定,欲望、身体、财富、金钱、时尚、性……等等,在新生代长篇小说中都已不再是简单的否定性词汇,而是具有了合法性的内涵。应该说,这种同流合污的体验,确实是揭示我们生活其中的新世界图像的真相与本质的有效手段,它的认识论意义和美学意义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64.
后现代主义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思潮呢?怎样理解才能贴近它的本来面目呢? 我认为.后现代主义主要有三种形态,或者说,目前主要存在着三种形式的后现代主义:一是激进的或否定性的后现代主义;二是建设性的或修正的后现代主义;三是简单化的或庸俗的后现代主义。将后现代主义进行这样一种划分,是要冒风险的,因为正像斯宾诺莎所讲的那样,任何规定都是一种否定。  相似文献   
65.
本文分析现代汉语动词“谅”的用法。“谅”的后续成分通常是一个否定性结构,其NP具有[ 人]的语义特征;“谅”字结构主要用作对某人不可能出现某种情况或不具有某种情况的主观判定。  相似文献   
66.
当今学界部分学者对异化范畴批判意蕴的片面强化,忽视了早期马克思对异化现象的历史性肯定,纠正此类偏向必须深刻明晰马克思文本中所渗透的异化具有双重历史效应的内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释资本逻辑作为现代社会异化现象最为集中和隐蔽的“避难所”,不可避免地带有双重维度并且辩证的内生出针对自身的否定性力量,以求为科学地解决当代中国深层次的矛盾,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67.
在后现代的境域下,利奥塔等人立足当代社会的特征,对康德的崇高论进行了重新阐释,使得其理论内涵发生了一系列嬗变。道德理念这一支撑其崇高理论的内核不再被重视,而其表现不可表现也即"否定性表现"这一特征在后现代语境得以重新阐释。崇高更多只作为一种艺术感觉模式来被标举的,其中的道德理念在后现代虚无解构的大思潮之下已被淡化忽视。  相似文献   
68.
邓小平理论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其形成是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扬弃和创新,否定性思维在邓小平理论形成过程中起到扬弃和创新作用.邓小平通过一系列辩证否定把对文化大革命挫折的反思升华为创新的智慧,使一些搞清楚的问题成为创新的内容,并把国内外经验转化为创新的资源.这一思维特质充分体现了邓小平敢于创新的勇气和敏锐的政治智慧.  相似文献   
69.
高职图形创意课程以促进学生创意思维为核心,并在课堂教学中强化专业应用性。对作品的评价反映了学生对创意把握及表现的尺度,因此建立以学生为评价主体,教师进行辅助评价的评价模式有积极的意义。在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应避免学生否定性的评价方式,并在基础模块、专题模块、应用模块等不同的项目情境下,以不同的方式促进学生评价水平的提高,以提高图形创意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0.
黑格尔的经验概念初看起来很不起眼,但实际上却反映了他一贯的辩证法,而且从中也可以看出近代哲学的一个特征:主体性。海德格尔把黑格尔的经验概念诠释为对正在显现的现象之陈述,由此可以看出他所理解的现象学。伽达默尔则着眼于黑格尔经验概念中包含的否定性、辩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经验概念。在他们两人的诠释中可以明显看到现代哲学与近代哲学的差异及对其的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