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889篇
科学研究   70篇
各国文化   28篇
体育   144篇
综合类   94篇
文化理论   10篇
信息传播   24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124篇
  2014年   312篇
  2013年   254篇
  2012年   307篇
  2011年   382篇
  2010年   272篇
  2009年   252篇
  2008年   294篇
  2007年   180篇
  2006年   178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41.
新闻的社会性建构决定中国对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的学习必须是创造性的“拿来主义”建构,“中国质素”的植入是保证其免于“逾淮成枳”的根本性规约.“中国质素”主要表现为党管媒体的政治维度、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维度以及中国新闻业传承的启蒙维度.然而“中国质素”重构不是“中国质素”的自构,而是“中国质素”与西方新闻专业主义在积极互动中进行建设性的重构.然而新闻专业主义“中国质素”重构只是一个框架性的建议,这个框架具有开放性,不过,在一定历史阶段这一建构框架具有相对不可僭越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2.
朱本华 《物理教师》2000,21(8):10-11
在物理教学中,尤其是在启蒙教学中,教学生“会学”比“学会”更重要.如果从初二学物理开始,教师就重视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不但可使学生在一生的学习中,借以钻研、探索、获取和创造新知识;而且有助于学生形成自奋其力、自致其知、自求得知的优良学习习惯,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以适应知识量与日俱增的新形势需要.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总结出新课五步程序学习法,指导学生学物理,即自学→课→复习→作业→充实.这样,一开始就引导学生不断掌握和积累科学的学习方法,可使物理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l自学探究 学生通过课前自学探究…  相似文献   
43.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初学者来说,化学实验既是激发兴趣的有效手段,又是启智益能的重要载体。如何切实改变当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某些不良状况?笔者立足于设计与改进角度,试对此作出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44.
提高21世纪大学生人文素养之路——启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面临着整个社会价值体系、伦理道德失范,国民人文素养普遍低迷所引起的混乱状态.由于社会变革的阵痛和现行教育体制的弊病,当下的大学生也同样遭受着人文素养集体滑坡的困扰.本文就当今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现状进行考察、分析和反思,并试图提出一剂药方--"启蒙"是提高21世纪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出路之一.  相似文献   
45.
写字是学生必备的语文基本技能。写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笔者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践教学有效结合,针对低年级写字启蒙阶段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与探究,旨在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汉字书写方法。  相似文献   
46.
科学知识的广泛传播以及科学救国风尚的盛行,引发了"五四"科学思潮的勃兴.当时崇尚科学的浓厚文化语境,既促发了"五四"小说家们利用民主思想对民众进行启蒙,又注重运用科学的精神与方法来达到启蒙的效用.提倡科学理性精神,以科学为武器消除民众愚昧落后的思想意识;唤其觉醒,而建立新的社会文明,是科学思潮对"五四"小说启蒙话语影响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47.
《伤逝》和《寒夜》中包孕着如火的热情和深沉博大的人道主义关怀,都体现了对丰富复杂的社会文化内涵的睿智审视.在对人性的细致开掘中展示出对女性解放道路的深刻思索.  相似文献   
48.
五四人文启蒙的主题,即诉诸个人自主、人民主权与科学文化教育,全新改造国民性。这一主题不仅是临危创生,而且在迎受苏俄革命期间随机应变地赢得了历史性的飞跃。尤其后来还经过了一种长期而曲折体现的历程。在当代谋求五四人文启蒙的主题的继承、创新及超越,有必要沿着马克思东方史观的理论思路加以切实的探索。由此可能导出当代中国人文理念创新的物质实践基点,即:1.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的个体化渐次转为集体承包的科技装配的大生产方式。2.走中国农村土地资源置换之路,使零散分布的村落撤并整合为现代农村社区,腾出更多的土地资源,供农村多种经营所用。而当代中国人文的创意取向可集中陈述为:当代中国开明公益的人民主权政治和开放诚信的“人和”伦理德治的有机联结。  相似文献   
49.
人性问题是中国哲学的中心问题之一,中国近代思想观念的变革也包括人性观念的变更。封建社会儒学把人的本性规定为礼义道德,这种思想可以称为道德人性论。儒家道德人性论是中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观念,在封建社会后期它成了束缚、扼杀人性的工具。康有为认为封建社会这种儒学背离了孔子本意,在恢复、弘扬孔子儒学正道的旗号下,他以自然人性论对儒家道德人性论进行了批判,否定了封建社会正统儒学“性善论”、“性善情恶论”、“存天理、灭人欲”等固有观念。康有为的思想在当时开风气之先,对于中国近代思想启蒙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0.
《祝福》通过叙述“我”旧历年底回乡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感,描绘祥林嫂无辜而悲惨的人生,剖析了启蒙知识分子在实际社会问题和民众疾苦面前无奈、孤独与虚无的内心世界,揭示了启蒙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