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教育   59篇
体育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吱"南郭先生推开了家门,迅速地闪了进去,一边喘着粗气一边说:"呼呼……好……好险,差一点就被发现……现了,还好我提前溜回来了。""咚咚……"门外一阵脚步声由远及近,南郭先生又紧张起来,他想一定是齐泯王派人跟踪自己,完了!被发现了!  相似文献   
32.
随着音乐文化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国外的新兴乐器相继融入到我国音乐体系中去,并且在促进音乐多元化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文章为了找到萨克斯吹奏中超高音域演奏技巧,首先对于萨克斯的发声原理和结构进行了分析,并且倡导控制好吹奏气息和口型,做好泛泛音练习,实现对于自然颤音和滑音的和妥善处理,是萨克斯吹奏超高音域演奏质量提升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3.
徐阿根 《上海教育》2006,(12B):45-47
学校细节:口琴吹奏长廓 在闵行区平南小学,学生们有一个课余最喜爱去的地方,那就是学校特意建造的口琴吹奏下班长廓。在这个幽静、充满艺术韵味的长廓里,学生们有的独自吹奏一首喜爱的歌曲放松心情,或几个人合奏一曲,让优美的旋律在长廓里回荡。  相似文献   
34.
35.
本文以冉仲景<从朗诵到吹奏>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作为当代乡土地域情诗代表的缘由,以期对其诗歌意象谱系、地域民族风景及诗歌语言魅力有所握捉,还原诗人的写作心态与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36.
正演奏姿势【口形要领歌诀】嘴唇形态最要紧,良好发音靠口形。嘴角略呈微笑状,唇含吹嘴成圆形。气流粗缓吹低音,气流细柔吹高音。口劲松紧随我意,口形控制由我心。口形的重要职能是声音的控制,口形对于吹奏时的音准把握、音量变化、音色处理以及演奏技巧的发挥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口形是葫芦丝演奏的前提,是保证正确的音准、音量、音色和气息的关键。在葫芦丝吹奏时,双唇双包含住吹嘴,形成适度的紧握力,两腮不可鼓起,要用力向里收。使之在吹奏时气体不外泄,并同时联合其它相关肌肉群对唇部肌肉进行必要的控制,从而形成葫芦丝吹奏时的基本口形:面肌成微笑状,唇肌呈收缩状。两组肌群合理对抗、相互制  相似文献   
37.
近年来 ,随着铜木管乐器在我国的逐渐盛行 ,吹奏管乐器爱好者也在不断增加 ,由于受过此项专业正规训练的人为数不多 ,致使管乐队伍的演奏水平参差不齐。因此 ,掌握正确的吹奏方法 ,对于演奏效果而言 ,显得尤为重要 ,而正确的吹奏当为掌握规范的呼吸方法。一、吹奏管乐器的几种主要呼吸方法从吹奏艺术来讲 ,准确的发音、优美的音质以及正确的吐音 ,都与呼吸密不可分。吹奏艺术的呼吸 ,不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下意识的生理呼吸运动 ,而是一种经过训练所具有的高度技巧性、较强艺术性的呼吸。这种呼吸的形成是由大脑中枢神经支配呼吸器官所产生的…  相似文献   
38.
《我是一个兵》《红星歌》《情深谊长》这些红色歌曲,以其琅琅上口的旋律、乐观健康的歌词、昂扬向上的主题,赢得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喜爱,并不停地传唱着。在课堂上,我经常让学生演唱或吹奏这些歌曲。我发现不仅学生喜欢,学生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也非常喜欢,  相似文献   
39.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器乐进课堂”已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以及家长的喜爱。竖笛由于其价格低廉、吹奏方法简单易学、不用粘膜、携带方便等优点,迅速在中小学得到普及和发展。那么,怎样才能提高竖笛教学效果。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40.
于巧 《儿童音乐》2008,(1):55-56
这是一节404班以器乐教学为主的音乐课。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们已初步掌握了横笛的演奏姿势和方法。整节课在我的精心设计下一步步顺利地进行着,在最后一个环节,我安排了个别吹奏,表现自己。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演奏水平自由选择乐曲,有的同学吹奏了《拍手歌》,有的吹奏了《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