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862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112篇
教育   31664篇
科学研究   3164篇
各国文化   137篇
体育   1298篇
综合类   1101篇
文化理论   1142篇
信息传播   3510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54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147篇
  2020年   219篇
  2019年   243篇
  2018年   117篇
  2017年   251篇
  2016年   457篇
  2015年   890篇
  2014年   2598篇
  2013年   2579篇
  2012年   3382篇
  2011年   4172篇
  2010年   4191篇
  2009年   4569篇
  2008年   6313篇
  2007年   5591篇
  2006年   2848篇
  2005年   1594篇
  2004年   377篇
  2003年   279篇
  2002年   219篇
  2001年   234篇
  2000年   192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4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91.
话题:建设和谐科组(下)导语:上期对和谐科组建设的“和谐”作了诠释与解读。本期侧重从科组管理与科组文化方面谈和谐科组建设。  相似文献   
992.
作为普通高校的一线教师,教学实践是必不可少的。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教与学、师与生、教学与科研之间的矛盾。因此我们要扩展新思路,通过研究教学方法和激励机制,来达成以上这些矛盾的统一,进而使整个校园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93.
创建和谐校园,必须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师范院校的生命线;其次:创建和谐校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和任务;第三:创建和谐校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原则和作法。  相似文献   
99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蕴含着深刻的利益根源,利益范畴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把握社会主义本质的基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社会主义本质的现实性与具体性的统一,它将在利益和谐中动态地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995.
万物皆有灵性,而人类乃万物之灵,理应更通达并体察万物之情,发现动物种群精彩纷呈的特征,从而激发人类真善美的心灵,与万物灵性沟通甚至打成一片,爱生护生,进而与世界和谐相处。本单元作者无一例外,人生中与某种动物有一段难忘的经历,结下过不解之缘,而后发自肺腑形诸笔墨,形成一篇篇美文。所选  相似文献   
996.
近年来,团体心理辅导的普及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师生健康发展,学校团结发展,才能与社会和谐发展步调一致。团体心理辅导理论的推广与应用,使广州市培正小学找到传承培正文化立校,人本治校,发展学校优质教育品牌的最佳结合点和突破口。我校有着深厚和独特的学校文化,“至善至正”的校训和红蓝校色的精神催生良好的校风和学风.这些都为构建善正和谐校园教育生态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997.
《教育导刊》2011,(8):F0003-F0003
(一)海珠区教育发展中心“和活文化”内涵 “和活文化”的内涵里,“和活”包含“和乐”、“合力”、“活力”之意。 “和乐”,即和谐,快乐。因为和谐,才快乐;和谐是过程,快乐是结果。和谐是手段,快乐是目的;同事相处和谐,部门配合和谐,关系处理和谐;工作中讲“和畅”,即和谐、通畅。工作各方合拍,工作关系和谐,工作环节流畅,工作运作顺畅。  相似文献   
998.
《红领巾》2011,(4):F0003-F0003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第三小学秉承陶行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教育思想,确立了“以真育人,健康成长”的办学理念,  相似文献   
999.
在以人为本,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办学理念的指导下,我校自2007年以来着力构建了符合学校实际和师生和谐发展的体验———感悟式生态型德育管理体系。生态型德育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凸显体验,感动生命,激发潜能,开启生态智慧,引导受教育者思想上树  相似文献   
1000.
班级是个"小社会",班主任的个人意志不能代表和左右每个学生的意志及行为。开放的社会和开放的教育需要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实行开放的法治管理。那么我们该如何依法治班、提高班级"法治"管理水平呢?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的实际谈谈自己一些粗浅的想法,以供同行参考并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