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659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65篇
教育   39665篇
科学研究   2874篇
各国文化   127篇
体育   966篇
综合类   1240篇
文化理论   1081篇
信息传播   2816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118篇
  2021年   132篇
  2020年   170篇
  2019年   195篇
  2018年   172篇
  2017年   373篇
  2016年   497篇
  2015年   838篇
  2014年   2386篇
  2013年   2487篇
  2012年   3364篇
  2011年   4212篇
  2010年   4369篇
  2009年   4781篇
  2008年   6633篇
  2007年   6139篇
  2006年   3384篇
  2005年   2048篇
  2004年   918篇
  2003年   966篇
  2002年   894篇
  2001年   806篇
  2000年   1044篇
  1999年   415篇
  1998年   356篇
  1997年   322篇
  1996年   290篇
  1995年   97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98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教育现代化》2006,(11):F0002-F0002
在张家港的北大门,一所现代化的农村示范初中——张家港市锦丰初级中学蓄势待发、昂首阔步向前……  相似文献   
62.
成人英语学习特点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英语学习中成人同普招学生相比有自身特点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环境因素等共同作用形成优势,也产生劣势.教师在辅导成人英语学习时,应充分发挥成人固有的优点,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从教材、教法入手,多方面、多渠道促进成人学好英语.  相似文献   
63.
64.
成人教育必须面向我国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面向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重大飞跃。优化教育结构 ,加快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步伐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是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目标。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 ,只有高质量的教育 ,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65.
陈荣安 《成人教育》1996,(11):40-41
走在向现代教育学过渡的大路上──《成人教育》月刊1996年1—6期述评陈荣安“从教育作为起点训练这个观念过渡到继续教育这样一个观念,这个过渡就是现代教育学的特征.”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的...  相似文献   
66.
冲突与和谐:补习教育发展的前瞻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扩大和深入,补习教育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趋势。补习教育的兴盛是由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多方面原因所引起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补习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合理性作出客观的分析,对所存在的问题加以科学的规范,促进其健康发展,成为推动教育改革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67.
1、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架设生活与教学内容的桥梁,启发并触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自主和民主的气氛中去感悟和体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3、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初步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68.
文章根据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立足高等教实育际,阐发了高等学校实施和谐教育、培养和谐的人的基本理念,并据此对高等学校培养和谐的人的机制、具体育人过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9.
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当前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2003年召开的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确定。农村教育是全国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城镇化的必然趋势,是解决“三农”问题.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的根本出路。按照国务院办公厅批转的《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农村劳动力转移  相似文献   
70.
和谐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发展职业教育是我国构建和谐教育的三大战略之一。针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不和谐因素,应坚持可持续发展、改革与创新、公平、稳定和以人为本等五个原则,实现政府、学校、企业和第三方的职能层面的互动,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