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0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8967篇
科学研究   141篇
各国文化   104篇
体育   161篇
综合类   363篇
文化理论   68篇
信息传播   419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15篇
  2022年   110篇
  2021年   103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117篇
  2016年   157篇
  2015年   355篇
  2014年   843篇
  2013年   544篇
  2012年   609篇
  2011年   896篇
  2010年   756篇
  2009年   754篇
  2008年   845篇
  2007年   626篇
  2006年   525篇
  2005年   398篇
  2004年   364篇
  2003年   407篇
  2002年   364篇
  2001年   311篇
  2000年   265篇
  1999年   116篇
  1998年   102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黄敏 《今日教育》2008,(6):50-50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用诗一般的语言道出了书籍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92.
杜荀鹤的哲理诗深刻地表现了自然、社会、人生中蕴含的哲理,达到了相当的广度和深度。杜荀鹤哲理诗是诗情、画意、理趣的完美结合,对宋诗尚理风尚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晚唐衰落的时代以及诗人坎坷的人生经历,以儒学为根本兼收佛道思想,自觉不懈的追求,是他创作出如此优秀哲理诗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3.
周恩来的<大江歌罢掉头东>,这首脍炙人口的励志诗已广为人们传颂.但这首绝句的创作时间和背景,却众说纷纭,而比较一致的时间是在"东渡前"即1917年9月.据考<周恩来旅日日记>,这首诗最初的创作时间应该是周恩来到达日本东京后的1918年1月.作者写在自己的日记本上,应该是一首自励诗,原本不是书赠同学的.  相似文献   
994.
"诗中有画"是诗歌创作的一种理想,其多种表现形式及不同境界可以从"画意入诗"、"诗形如画"到"诗画一体"诸方面得到体现.诗歌这种古老的艺术在不断更新,其融合绘画元素的突破和发展是一个吐故纳新的开放过程.  相似文献   
995.
论文透过现代诗的教学经验,了解学生对诗的喜好,并由此思考什么是"好诗"。依据学生对白灵主编《九十一年诗选》的讨论稿以及本人"现代女诗人作品选"的课程响应,可知学生喜爱的作品有四个特点:一,文字浅显可读,简洁顺畅,较易吸引学生阅读;二,题材、主题可亲近,较易引起经验上的共鸣;三,以抒情为主,表达亲情或爱情的作品,学生最易进入诗境;四,具有象征性、思考性的诗,可以让不喜风花雪月的学生,从知性的角度去欣赏诗。  相似文献   
996.
主体体验对于文学创作具有能动作用和原点意义。从“法国体验”这一角度人手,可以历史地还原出以李金发为代表的早期象征诗派与法国象征主义诗学的关系。富于异域色彩的早期象征主义诗歌,既有文化交流、影响的烙印,又有创作主体接受、过滤、自我调适的痕迹,而且,后者往往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997.
家里老一辈人都上过私塾,常听他们讲起小时候读书的故事,也常在他们的聊天中听到《三字经》《名贤集》等启蒙读物的只言片语。我最早听到的几首《神童诗》,什么“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什么“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便来自我的祖父。近来因一偶然的机会翻开《神童诗》,真有隔世之感。  相似文献   
998.
《小学语文》2008,(12):56-56
问:“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六年级上册《诗海拾贝》)诗句中的“见”字应当读xiàn还是读jiàn?答:“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中的“见”字应读xiàn。词人在夜行中,过了溪桥一拐弯,社林边那间熟悉的茅店忽然出现在眼前,感到喜出望外。这里说的是“茅店忽见”,而不是“忽见茅店”,可以体会一下,  相似文献   
999.
安子渊与珏烟相遇那天,正当清秋。那时安子渊与珏烟刚上高中,第一天上学就安排在一起,相互微微一笑,算是打招呼。刚下课,安子渊就趴在桌上。珏烟看了一下他,软声细语地说:"你叫什么名字?以后我们是同桌了。"  相似文献   
1000.
由于文化、哲学、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中英悼亡诗对待死亡的态度和表现死亡的方式不尽相同,形成不同的死亡美学.中方视死亡为永诀,相见无期,故格调悲戚;英方视死亡为新生,彼世乐土再相聚,故悲中有慰.中方侧重伦理,死亡使爱妻之善、大义得以永生;英方突显审美,死亡定格了妻子的貌美才美.中方悼亡意象多贴近生活,英方则多具想象性和哲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