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教育   4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1.
馒头     
正此刻在我手中的馒头有些凉了,将它送到嘴边,一股淡淡的麦香沁人心田……——题记一下雨了,正是晚自习放学的时候。雨不大,借着月光,能清晰地看见街道两旁雨水落下的痕迹,只是一瞬的短暂,却有着致命的魅力。我独自走在人迹寥落的街上,手里的伞被我一直打着转转玩,我边走边估算着时间。"将近九点半了吧!"我想,"父亲应该不会还在那等我吧!"  相似文献   
22.
法力无边     
魏齐越 《辅导员》2014,(23):56-56
最近,电视上正播放《西游记》,我对孙悟空无所不能的法力羡慕不已,心想:我要是有这种法力该多好啊!正当我想入非非时,孙悟空突然出现在我面前,对我说:"待老孙我传你法力!"只见他朝我吹了一口仙气,又念了一句咒语,便消失了。一切发生得太快,我都以为自己出现幻觉了。我真的有法力了吗?我试着向上一跳,整个人竟然飞了起来。  相似文献   
23.
<正>「3月20日」晚饭时,妈妈告诉我,在小舅工地帮忙的爸爸身体一直不好,可他为了能多赚些钱就是不肯去看病。最近情况越来越糟,小舅强行带  相似文献   
24.
风骨     
那一年的夏天,为了弥补家庭经济的不足,我自作主张地在学校的贫困生申请表上签了字。我所做的一切,只是想替父亲分担一些我上学学费上的忧愁,因为学校有规定,一旦被确定为贫困生,将会免去全年的学杂费,而这些费用,足够我家一年的生活开销。最后,学校里只有我和另一名叫嘎子的学生被定为准贫困生的扶助对象。之所以称为准贫困生,是因为上  相似文献   
25.
<正>想起童年的那些时光。那日子一幕一幕地在我眼前闪现……每每,在睡梦中,总觉得有人在喊我。一夜一夜,我听见有人在喊:孩儿,回来吧!孩儿,回来吧!我怀念家乡的牛毛细雨,就那种密密、绵绵、无声、像牛毛一样的细雨。扎在身上的时候,软绵绵的。如果更准确地说,它不是扎在身上,它是  相似文献   
26.
张选雁 《辽宁教育》2013,(3X):75-76
<正>在班主任工作中,教育理念很重要,但往往被忽视,本文旨在建议班主任注意几个易被忽视,被混淆,被误读的教育理念。一、教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东西爱因斯坦说过这样一段话:"什么是教育?当你把受过的教育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大家都明白剩下的东西最重要,这就是习惯,比较前瞻的提法是:我们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六商",即智商、情商、灵商、逆商、学商、财商。1.提高智商。传统教学很重视智商的培养,但要注意,我们教学生学数理化不是要他们成为科学家,而是要提高他们的脑力,培养他们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严谨的推理习惯。  相似文献   
27.
正说起班级那些事儿,让你百味交集。它乐中带着甜,甜中带着酸,酸中带着涩,涩中带着咸。不信请看——禁足令"咳——咳——咳——"接连不断的咳嗽声相继发出,还没等我抬起头看清是谁时,严桐浚、梅婷拿着由校医开出的请假条让我签字。再看看班里,整整28个座位空着,看着空落落的教室在座的同学异口同声说道:"又有两个发烧了!"无奈之下,我下了一道命令:"从此刻开始,我们班同学之间不能串门、玩耍、学习,禁止一切与本班同学交往的活动!""啊——"剩下为数  相似文献   
28.
白薇  程波 《河北教育》2014,(11):44-46
今今天天,在张家口市教育系统,一个名字字正正在在被被广广为为传传扬扬。他在28年的教育生涯中中,安于清贫,甘于奉献,将短暂的生命倾注注给给了了自自己己钟钟爱爱的的教教育育事事业业,展现了一名教教师师对对于于教教书书育育人人的的坚坚守守之之志志,对身赋使命命的的责责任任和和担担当当。他,无愧于人民教师这个个光光荣荣的的称称号号。他他去去世世后后,张家口市委教育工委追授他"优秀共产党员"称称号号。  相似文献   
29.
宋桂芹 《老年教育》2014,(12):35-35
<正>我们这些离退休的老伙计,每月15号都到老干部活动中心领取订阅的报刊,并借机开个"座谈会"。这"座谈会",既没有固定模式,也不设定主题,只要听到重大新闻或者遇到新鲜事,有人开个头儿讲出来,大家便七嘴八舌地发表议论,交流心得体会。久而久之,加深了了解,增进了友谊。上月15号,大家又如约凑到了一起。奇怪的是,"座  相似文献   
30.
寒色(节选)     
<正>"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当场被读者问倒的情况不多,但是不久以前,一个问题使我在一千多人面前,突然支吾,不知所云。他问的是:"家,是什么?"家是什么,这不是小学二年级的作文题目吗?和"我的志愿""我的母亲""我的暑假"同一等级。怎么会拿到这里来问一个自认为对"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早有体会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