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9篇
  免费   0篇
教育   378篇
科学研究   9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15篇
综合类   14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3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51.
本文从哈姆雷特的复仇历程分析体现的侠义精神.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哈姆雷特所具有的中国侠义精神在于他的坚持和勇敢,但同时我们也知道它并不是完美的.哈姆雷特与中国侠义精神的不同在于过于优柔寡断,这也是造成他最后悲剧命运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52.
本来想模仿哈姆雷特的句式,说这是一个问题。后来一想,状元们已经“用脚投票”作出了明确选择,所以加一个问号。  相似文献   
453.
【导引】 正如“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从《水浒》问世至今,人们对这部鸿篇巨制的主题一直争论不休。有的人认为这是一部农民起义的斗争史,有的人认为这是一部黑帮史,还有的人认为是一部右倾投降主义的书。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部名著,去品味作品中那些闪光的思想光辉。  相似文献   
454.
正近几年,随着新教材的使用、新课标的设置,新一轮课改运动可谓是蓬蓬勃勃,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也呈现出了生机盎然的局面。新课改的气息似乎令人神情气爽、心旷神怡,然而冷静地思考和剖析之后,却不难感觉到这种"繁荣"所折射出来的"浮躁"与"华而不实"。为了引起各位同仁的警觉,使真正灵动的语文课堂"浮出水面",在此,笔者就课改中出现的几个误区谈点个人肤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455.
宋志华 《文教资料》2014,(21):21-22
本文以宗教信仰为视角,从伊甸园原型和替罪羊两个方面,阐述了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一剧中表现出来的基督教精神,论证了圣经教义在莎士比亚安排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时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56.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巨匠。在其创作中,他最擅长的是戏剧创作。《哈姆雷特》、《奥瑟罗》、《李尔王》和《麦克白》是他戏剧作品中艺术成就最高的四部,有"四大悲剧"之美誉。笔者现选取其中的一部戏剧——《哈姆雷特》,对其主人公哈姆雷特、奥菲利娅、克劳狄斯、葛特露及波洛涅斯进行人物形象分析从而展现出这部作品的艺术特色。《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经典的悲剧作品之一,讲述的是一个王子复仇的故事,文中塑造了许多经典的人物,人物刻画真实、立体,性格各异。本文通过对哈姆雷特和剧中其他主要人物进行赏析,使读者对该作品有更深的了解,从而再次深入品读莎士比亚大师的伟大杰作。  相似文献   
457.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政治家而言,《论语》或许是治国安民的一柄利器,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而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沦语》更可作为为人处世的一剂良方。正确地为人,才能有效地处世。为人之道,大而化之,无外乎待己之道和待人之道,在《论语》中,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用言行向我们阐释了应当如何认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458.
哈姆雷特》和《苍蝇》都是以王子复亿为情节主线的戏剧、两剧主人公哈姆雷特和俄瑞斯忒斯分别是莎士比亚时代和萨特时代的人文主义者的代表,他们的遭遇都富有悲剧性。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人文主义在剧中的具体表现,找出两代人文主义者的悲剧的历史成因,发现人文主义者自身固有的弱点,从而得出这样的结论: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人文主义者在历史舞台上扮演的必然是悲剧性角色。  相似文献   
459.
哈姆雷特的性格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复杂的并且有争议的话题。本文在分析莎士比亚的著作《哈姆雷特》的基础上,描述了哈姆雷特性格的多重矛盾性,以及造成这种矛盾的原因。一方面,哈姆雷特是明智的、坚强的、小心的,并且是心善的;另一方面,他又是软弱的、粗心的,有时甚至是有点残忍的。归根结底,这些矛盾是起因于哈姆雷特所遭受的灾难、处理事情时的不成熟以及他矛盾的思想,这些因素一直使他陷入痛苦之中并最终决定了他的命运。了解了以上观点,读者能更深更全面地了解哈姆雷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