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08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127篇
教育   19338篇
科学研究   1622篇
各国文化   181篇
体育   728篇
综合类   1098篇
文化理论   237篇
信息传播   2527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297篇
  2022年   199篇
  2021年   310篇
  2020年   281篇
  2019年   313篇
  2018年   166篇
  2017年   257篇
  2016年   404篇
  2015年   636篇
  2014年   1677篇
  2013年   1377篇
  2012年   1972篇
  2011年   2158篇
  2010年   1729篇
  2009年   1781篇
  2008年   1901篇
  2007年   1588篇
  2006年   1381篇
  2005年   1294篇
  2004年   1155篇
  2003年   1045篇
  2002年   976篇
  2001年   775篇
  2000年   623篇
  1999年   356篇
  1998年   212篇
  1997年   176篇
  1996年   120篇
  1995年   100篇
  1994年   106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92篇
  1991年   72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6篇
  1957年   7篇
  1956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2 毫秒
31.
名言之域作为哲学论辩的重要对象 ,很早已进入中国哲学的论域。历史地看 ,中国哲学在从认识论之维考察名言与存在的关系的同时 ,也对其中涉及的语言与存在的关系 ,作了多方面的思与辨。语言作为人把握世界及“在”世的方式 ,既以人自身的存在为根据 ,又内在于人的存在过程。以独语、对话为形式 ,语言不仅在个体之维影响着自我的存在过程及精神世界的形成 ,而且在类的层面上构成了主体间交往和共在、实践过程及生活世界的建构所以可能的前提。中国哲学在上述方面的看法 ,对深入地把握语言与存在的关系 ,提供了历史的视域。  相似文献   
32.
概述了邓小平理论在蒙古族哲学思想史研究过程的指导作用 ,认真总结了有关的经验教训 ,提出了继续深入研究的思路和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33.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国际阳明学研究中心主办的“‘阳明学研究’课题研讨暨《中华化研究集刊》编务会议”于2002年4月8日至9日在美丽的西子湖畔举行。来自北京、上海、四川、山东、河南、浙江等省市的在中国哲学和阳明学研究领域成就显的知名专家学、出版社的总编、编辑,以及本  相似文献   
34.
传统武术创新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几年来,人们对传统武术提出创新的主张。依据哲学的有关理论,对传统武术创新过程中的“传统性与现代性”。“时代性与民族性”,“继承与创新”,“创新意识与创新方法”,“独创与引进”等辩证关系提出一些思考,以期能对传统武术创新实践起到理论指导作用,促进传统武术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5.
量子理论的形成与发展除在物理学领域产生了革命性空前影响外,对化学、生物学等一些自然科学学科也产生了巨大影响。不仅如此,其对社会科学也产生了革命性影响。使人们在认识人类社会发展及客观事物变化、对之进行哲学思考时,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经典物理学背景下决定性因果模式的桎梏。  相似文献   
36.
苗族生成哲学是在与巫教文化的斗争中产生 ,并在巫教文化的掩饰下生存的 ;它的基本思想是“三位一体”论和“一分为三”论。  相似文献   
37.
朱秀兰 《现代家教》2000,(12):23-23
记得女儿上幼儿园的时候,她的《社会》课本的“序言”中有段话:幼儿社会领域教育的课程构建有三大理论基础,一是心理基础,二是社会基础,三是哲学基础。我仔细琢磨,在社会认知的幼儿读  相似文献   
38.
本文提出了当今哲学理论界在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存在的忽视理解的特殊性问题。阐述了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特殊性的涵义、主要表现、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9.
王阳明扬弃朱学、自创新说之后,在修身工夫诸环节中一直是将"诚意"置于优先地位的。他提出了"意之所在便是物"的命题,将"意"的感应机制视为人与现实世界关联的一种重要方式。在批评"务外遗内"的朱学和"是内遣外"的禅学之同时,坚持以超越内与外、整合心与物的"合内外"作为自己新的哲学立场。  相似文献   
40.
自90年代初以来,无论西方的主流意识形态还是各种非主流意识形态,都极力推广自己的全球化理论。全球化一词的普遍使用,已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一道复杂的有影响的理论景观。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时代思想的精华,不能不对这一重大问题作出正确的回答,促使自己得到新的充实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