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1234篇
科学研究   69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59篇
综合类   29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8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113篇
  2012年   148篇
  2011年   183篇
  2010年   149篇
  2009年   163篇
  2008年   121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陈艳 《中学文科》2007,(2):74-75
使用苏教版语文教材近一年来,确实有面目全新的感觉。从教材设计的理念到文章的精心选择,都可看出编者的良苦用心。  相似文献   
72.
《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六次代表大会》、《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和“北京奥运会倒记时1周年”成为近期的热点,这些纪念邮票的接踵而至,掀起了上海卢工邮市的阵阵波澜,使63年来罕见的高温也黯然失色,较前一阶段,各种邮品价格都不同程度有了回升,歇夏期似乎已提前结束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73.
唤醒是德国文化教育学的一个核心概念,它最早由德国著名文化教育家斯普朗格提出。基于语文阅读教学的“唤醒”,是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通过挖掘阅读本身的内在本质,通过其自身所蕴含的精神、情感,  相似文献   
74.
人是生命存在的最高形态,生命意识是人之主体性的重要表现,它有生命存在意识、生命价值意识和生命生成意识三方面的要义。以完美生命为旨归的生命教育,须着力探索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的策略:(1)在引导学生追问生命由来中唤醒,(2)在引导学生欣赏自我优势中唤醒,(3)在引导学生挑战生存极限中唤醒,(4)在引导学生体验死亡情境中唤醒。  相似文献   
75.
如果说广博的知识和对教材的深刻理解是做一个好教师的前提,那么富有激情的授课艺术则是激活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本文从三个方面分别阐述了如何用激情点燃语文课堂,如何唤起学生的激情和兴趣,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6.
教师必须在完整而先进的理论指导下来进行作文教学。①提高学生之前得先提高教师自己。要学习理论,站在高处。②激活内需——积极探寻作文的源泉。激发学生学习需要,利用情感动机,变要我写为我要写。③开发利用资源。开发教材,走出来,让学生以教材为例子写自己的生活。学生的生活就是最丰富多彩的资源。利用网络、媒体,丰富材料,创新观念,紧跟时代。④系统工程,微格训练。作文教学是一个复杂的有生命的系统,由总目标和具体目标组成。教学时要时时具备系统意识,工作时要循序渐进地分步实现,各个击破。  相似文献   
77.
吴勇是我的老朋友,他要我对他的课做一点评论。我说,我的作文观是"讲评"重于"指导",你让我怎么说好话。吴勇说,要的正是这样的"围观"。有了这话,我放下心来。吴勇的作文教学的第一个词叫"儿童"。"书包里的秘密"这样一个话题,出现在别人的作文教学里,我会惊奇于他的儿童意识;出现在吴勇的作文教学里,我一点也不奇怪。谈起作文教学,儿童,是吴勇嘴里出现频率最高的词。他的"藏在名字里的  相似文献   
78.
我国中小学生一直害怕写作,而研究发现童书能让学生悟出“人为什么要写作”,教师稍微点一点学生就能懂得“作为一个人该怎样去写作”,再简单讲一讲孩子都能清楚“文章该写哪些内容”。这是一举多得、事半功倍的好事。在学生轻松阅读之中,教师稍微从写作方面点拨一下,就能唤醒学生,快速将其带进喜欢写作的浪潮中。  相似文献   
79.
通过一道训练题的教学,教师应明白数学知识与灵活运用之间的联系,从而能正视问题、唤醒经验、激发潜能,使课堂洋溢着灵动和智慧。  相似文献   
80.
通过一道训练题的教学,教师应明白数学知识与灵活运用之间的联系,从而能正视问题、唤醒经验、激发潜能,使课堂洋溢着灵动和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