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0篇
教育   64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51.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那么就一定离不开有效的聆听,所以学会聆听是发展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基础,而乐谱识读、音感能力以及理论应用等基础技能是聆听能力、审美能力、创造能力的前提条件。因此,乐谱的识读能力的培养是音乐课堂上应着重培养和发展的能力之一。  相似文献   
52.
在视唱教学中,采用挂谱或投影等直观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边唱边用手臂画简单的指挥图式,和声训练可采用柯达依的手势教学法,学生很感兴趣。教师可用左右手分别做手势,再唱一个唱名,来分别训练和声音程及三和弦的和声效果。例如:左手与右手、左手与嘴、右手与嘴、左手与右手与嘴组合等。音阶练习可根据音响的倾向性画手势图指挥,来帮助学生掌握音准。  相似文献   
53.
正从2011年开始,中央音乐学院教育系针对全国中小学教师以及部分培养小学教师的高等师范院校的教师进行了分期的寒暑假短期培训的工作。笔者有幸参与了第二届中央音乐学院教育系的暑期培训班。在近一个月的学习与培训中,我们对新音乐教学体系的理论构建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与了解。简单概括,这种新教学体系通过把三大国际教育体系(分别是达尔克罗兹教学法、柯达伊教  相似文献   
54.
约翰·柯尔文作为英国19世纪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其专业学术成就成涉及了首调唱名法、声乐、乐理、音乐教学、视唱等多方面的内容,并有自己详细独到的学术见解,给予了其他音乐教育专家和学者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55.
<正>"视唱练耳对于学音乐的人来说犹如画家的眼睛。"德国音乐教育家米切尔如此比喻视唱练耳的重要性。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是建立在声音基础之上的艺术享受,所有音乐都是通过耳朵传到大脑的,无论声乐还是器乐都要以视唱练耳为基础。  相似文献   
56.
介绍了首调和固定调两种唱名法的概念及其特点,阐述了唱名法在视唱练耳课程中的重要性。针对目前在视唱教学和学习中运用单一唱名法的问题,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了加强两种唱名法有机结合的策略,指出艺术类音乐院校的学生在学习中应坚持两种唱名法并存,加强视唱和听记的“方法”训练,使学生在音高音准、演唱方式、调式分析以及音乐表现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57.
运用数字"7"和"11"的加减运算来分别记忆高音谱号和低音谱号的唱名记谱规律,这是在多年教学中发现并总结出来的客观的本质的规律。只要在高音谱号上的唱名牢记的基础上,"向上"点数到三(中间只隔一个音),即为低音谱号的唱名,使看低音谱号的唱名"最难的"识记变得更简单准确,同时也符合"11"的加减运算唱名记谱规律。  相似文献   
58.
从我国的国情、历史与现实,以及当前高师教学实际情况的分析,在我国高师选用首调唱名唱法,不仅十分必要,也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59.
音程和调性感觉的训练是固定唱名法视唱的核心问题。加强学生对调性倾向关系(主音、属音、导音等)和各种音程关系的感觉培养,恰当使用学生跟琴视唱的练习形式和加强独立视唱能力的培养,以及重视“泛唱”训练,是提高固定唱名法视唱教学水平,提高学生音程和调性感觉水平及独立视唱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60.
《视唱练耳》课在成人音乐教育中极为重要。本文主要就练耳方面的听辨和声音程性质、听辨和弦性质及听辨属七和弦性质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旨在帮助成年人解决学习本门课程的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