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0篇
教育   49篇
科学研究   25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10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6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随着国内天然气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超深层(埋深超过6000米)天然气资源逐渐受到重视。但该领域储层致密化、成藏过程复杂,目标难以识别,工程施工难度大,高效勘探是世界公认的难题。受此制约,元坝探区长期未获突破,是四川盆地最后一个被登记探矿权的区块。2006年以来,中国石化以元坝探区为重点,依托国家、企业科研项目开展攻关,创新超深层生物礁优质储层发育与成藏富集机理认识,形成超深层地震勘探、钻井及测试三项核心技术,在6500~7000米的深度发现了我国首个超深层生物礁大气田。中国石化勘探南方分公司郭旭升研究团队完成的“川东北海相勘探元坝勘探子项目”获得中国地质学会2011年度全国十大地质找矿成果奖。  相似文献   
72.
王晶  钟成旭  李正 《内江科技》2011,32(6):130-131
华蓥山构造北倾末端在地理位置上属于四川盆地东北部,构造上属于扬子准地台川东台褶带。该区飞仙关组岩性以碳酸盐岩为主,碎屑岩和膏岩较少,储集岩则包括颗粒云岩、晶粒云岩、溶孔鮞粒灰岩,而储集空间主要为各种孔隙,辅以洞穴和裂缝。综合评价,飞仙关组储层总体属于低孔低渗储层间夹不同厚度的中孔中渗储层,储层非均质强。  相似文献   
73.
大熊猫脸型有点像猫,身体则酷似熊,样子憨厚可爱,是一种深具魅力的动物。现今,野生大熊猫主要生长在我国四川盆地与陕西秦岭一带,数量极其稀少,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被誉为“活化石”,是我国的国宝。  相似文献   
74.
《四川档案》2013,(2):34-35
四川盆地有平原、河谷、丘陵、山区和高寒山区,温度、湿度差异极大,容易滋生多种致病微生物;多民族不同生产、生活习惯,存在着广泛的易感人群。疫病在四川流行,绵亘古今。本文择四川省档案馆馆藏档案清代、民国时期和建国初期的一二案例记之。  相似文献   
75.
綦江发源于云贵高原黔北大娄山地区,自崇山峻岭间汇集众多山泉溪流,一路奔腾而下,蜿蜒向北,在重庆附近注入长江,全流程约250公里,海拔高度从1800米下降至180米左右。綦江上游属渝黔两省市交界的边缘地区,也正是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的沉降地带。青山绿树,高峡激流,碧水蓝天,自是垂钓休闲的好去处。  相似文献   
76.
王奉安 《百科知识》2009,(23):26-27
我国幅员辽阔,地理条件复杂,气候多种多样。二者结合,往往会产生极具地方特色的气候现象。单是四川地区,就有“巴山夜雨”、“雅安天漏”和“蜀犬吠日”几种气候特色。  相似文献   
77.
江油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龙门山脉东南地区,地跨涪江两岸,是蜀中文化旅游胜地,具有李白故里、华夏诗城、蜀道咽喉、九寨门户、中国火药之乡的美誉。江油历史悠久,早在三国时期江油已经是蜀国出入关中的重要军事要地,也是蜀国最后一道抵御敌人的关口。江油名字的由来据说是秦汉时期,有蜀人溯江而上穷其源头,寻至平武境内江面渐窄且水流湍急渐成山溪状,即断言“涪江由此”。  相似文献   
78.
随着经济的发展,唐宋时期四川盆地农村家庭的农副业的专业化程度也不断加强。粮食种植专业户开始出现,而蔬菜的种植尤其引人注目;茶树、花卉、水果、甘蔗等经济作物的种植规模也很大;牛、羊、狗的豢养相当普遍,并出现了禽畜饲养专业户;专业化的渔民也越来越多。这种产业结构的变化,加剧了农户对货币的需求和对市场的依赖,促进了市场的繁荣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9.
张文敬 《今日科苑》2013,(12):29-34
专家精彩语录A:云南,被誉为彩云之南的神奇土地,它的名字中带有浓烈的色彩感以及热烈的南国气韵,可就在这片盛产少数民族和热带亚热带雨林的地方,冰川也找到了它的栖身之处。那正是诗人郭沫若笔下的"春风杨柳万千条,风景这边独好;飞起玉龙三百万,江山如此多娇"的神奇美好的地方。B:可以这么说,横桓在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的横断山不仅以其广袤的原始森林、丰富的自然资源、  相似文献   
80.
世界玉米生产与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是一种喜温作物,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作物之一,从北纬58度到南纬35~40度的地区均有大量栽培。北美洲种植面积最大,占世界近一半,其次为亚洲(占1/5)、欧洲(占1/7)、拉丁美洲和非洲。世界玉米集中在三大地带:一是美国中部玉米带,生产了世界2/5以上的玉米。二是中国的华北平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