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0篇
教育   72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2014年全国各地高考地理试题,延续了能力立意的主旨,选择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素材,运用各式图表,创设新颖情境,考查学生分析解决地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关注社会、胸怀祖国、放眼世界,体现了地理学科的核心价值观,符合新课标的精神和新课改的方向。多数试题难度适中,题型、结构、题量和分值与2013年一致,区分度较好,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对高中地理教学也有良  相似文献   
42.
王凤 《现代教育》2014,(4):86-86
正相对于初中地理来讲,高中地理由单纯讲解地理现象跨越到重点学习地理原理和规律,再加上学生初中地理的学习又是间断的,导致上了高中以后,学生普遍感觉学习地理难度较大,学生学着费劲,老师教着也不顺手。追根求源,地理学科的渊源与人类历史一样悠久。我们的地理学科,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的主要是这些地理学科的"认识结果",地理学科的精气神远遁了,这让学生很难感受到有"血"有"肉"的地理学科。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走死记硬背的路  相似文献   
43.
金卫东 《考试》2014,(3):27-31
<正>气候是高考的一个高频考点,不管是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还是其他省区的高考试卷,与气候相关的知识占的分值都较高,如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Ⅱ)文综试卷中的地理试题中与天气和气候有关的内容占到35分,其中气候类型的评价就是高考考查的一个重要知识点。我们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评价气候类型,特别是评价气候对工农业的影响时,应该从利弊两个方面进行评价。一、气候类型评价描述的关键词1.夏季高温还是温和。一般根据夏季(北半球6、7、8月)的月均温来判定,夏季月均温超过20℃为高温,低于20℃为温和或凉爽。如我国气候特征是"夏季普遍高温",是指全国大部分地区7  相似文献   
44.
影响学生学习效率高低的首要因素是学习的专注程度.而学习的专注程度除了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感兴趣之外,主要由近期内的学习任务压力所决定.例如,要迎接考试了,专注程度就会高些;要登台展示了,学生不得不专注于所要展示的内容.从考试的角度来说,缺乏自主意识的学生其压力主要来自同学之间的比较及成绩不理想时父母和老师的责问.从这些情况来看,靠每节课都考试的压力来提高学生学习的专注程度显然不可取,而登台展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并因此取得较好的课堂效率,当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学习信心提升了,自然会对要学习的课程产生更大的兴趣.  相似文献   
45.
【教材版本】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Ⅱ)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第二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第1课时)。【课标解读】本节课的课标要求是"分析农业区位因素"。这里的行为动词是"分析",行为条件是以某种农业类型为例(这里以种茶业为例),核心概念是"农业区位"。可以通过区别、组织、判断、归因等认知策略,让学生识记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技术因素,并能利用上述知识对某一具体农业生产地域进行合理的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46.
文字犹如漂亮的衣饰,而图像是直观的形象,具有多层次的内涵。地理学科教学中要特别注意运用地图,因为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和载体,富有韵味;而文字是辅助性语言,有时显得枯燥而无聊。遍布校园的"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就是最好的诠释,只是没有引起教育者和学生的注意。现代地理学科教学中往往忽视地图的运用,纯粹地使用文字教学。这是地理学科教学的最大弊病。地图是地理科学的直观载体或缩影,因而在地理教学中重视阅图能力的  相似文献   
47.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分析对象是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年6月第1版)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地理II》中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第三节“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第67~75页)。必修《地理II》为人文地理内容,主要以人地关系为主线。地球上的区域无论大小,都在进行着工业活动,这是人类活动的主要内容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地的工业发展都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时期。但经济发展的同时换来的是环境污染,我们不得不开始考虑工业与环境的问题。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不仅要对工业各方面有所了解,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形成正确的环境保护意识,紧扣“人地协调发展”这条主线,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相似文献   
48.
在进行高中地理试卷分析时,教师们很容易发现很多学生在考试中容易失分的内容其实是教师在教学中多次强调和反复训练过的,经过认真研究和反思我们就会知道,学生在测试中得分不高的主要原因多为解题能力存在问题。解题能力主要包括审题能力、知识迁移能力、规范答题习惯等,高中地理的解题能力的培养绝非一日之功,若想持续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教师就必须重视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一、指导学生科学审题,准确提取  相似文献   
49.
一、习主席出访,"一带一路"构想获赞【信息整合】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4年9月11日至19日出席在塔吉克斯坦杜尚别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并对塔吉克斯坦、马尔代夫、斯里兰卡、印度4国进行国事访问。习主席此访使"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更加现实和具体,"一带一路"战略构想获得更多国家的认可。"一带一路"倡议的地域和国别范围是开放  相似文献   
50.
体育强省作为体育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体育强国的基础。本研究基于全国各省(市、区)的经济社会统计数据、地理空间数据、生态环境数据、空气质量数据、网络平台大数据等多源数据,综合运用熵权法、GIS空间分析、层次聚类分析、地理加权回归等技术和模型,从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与交流、体育保障5个层面构建了包涵31个二级指标的体育强省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全国体育强省建设水平进行系统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体育强省建设的各要素存在较大差异,不仅体现在不同省份的同一要素之间,也体现在同一省份不同要素之间;体育强省建设的综合水平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地区递减,高水平省市在长江三角洲地区集聚,依据综合得分的空间相关性和要素的协调性,将全国31个省(市、区)划分为准强发展型区域、较强发展型区域、次强发展型区域和弱强发展型区域等4种地域类型,空间上呈现出“多核心,一横两纵”的发展格局;投入资金充足性、设施可获取性、生态环境适宜性是影响新时代体育强省建设的关键动力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