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92篇
科学研究   66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详细说明教师指导学生利用教科书辨析"基因突变"相关概念,并引发了对教科书使用的思考,从注重教科书的权威性、工具性和实效性三个方面提出建议,帮助教师更科学合理地使用教科书。  相似文献   
102.
何志琴 《生物学教学》2003,28(11):53-53
在自然界中 ,由于存在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自然选择等因素 ,种群的基因频率总是在不断变化的。生物进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1 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1.1 二者的区别 基因频率指某种基因在某个种群中出现的比例。基因频率 =该基因的总数 /该等位基因的总数 ,实质为某基因在一条染色体上出现的概率。如Aa自交后代中 ,A与a的频率即为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是指群体中某一个体的任何一个基因型所占的百分率。实质为控制某一性状的某两个基因组成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出现的频率。如Aa自交后代中AA、Aa、aa的频率。1…  相似文献   
103.
在中文词汇的庞大帝国,有一个特殊群体藏匿其中。放在平日里,它们是公众场合难以启齿的脏字;放在私底下,它们可能是心照不宣的口头禅;受屈暴怒时,它们是宣泄情绪的利器;到了挑衅斗殴的场合,它们是火上浇油的法宝。如今它们摇身一变,不再满足于活在地下世界,或以谐音或以旧词新意的模样,来了个绝地大反击,开始为自己代言。这帮逆袭成功的难兄难弟包括"尼玛"、"草泥马"、"卧槽"、"属丝"、"马勒戈壁"、"坑爹"等。人类在进化,脏话也在进化。甚至有些脏话在旧瓶装新酒之后,博得众宠,成功上位,完成它们历史性的基因突变。  相似文献   
104.
王晓清 《视听界》2013,(4):88-89
微博、微信、微小说、微电影……中国悄然进入了"微时代"。新闻评论的风格也在发生"基因突变",那些活跃在各个网站上幽默生动、攻势凌厉的小帖子、小段子,乃至修辞上的小技巧,其实都可以视为时事评论的一种。以我的观察,微时代的新闻评论有几个重要的"微量元素":精短、平实、快捷、鲜活、辛辣。精短。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海量的碎片化信息,迅猛发展的传播方式,促使现代社会的表达方式发生变迁,人际交流已经进入"短句时代",常用的"打  相似文献   
105.
外遇指南     
人家都说,看美剧的人,不相信婚姻。其实不光美剧,国产剧、台湾偶像剧、TVB……全都在打外遇牌。最近泰国片很火。泰国喜欢拍鬼片,不讲外遇故事,有人分析,佛国果然境界不一般。但是,杜蕾斯的一项针对全球36个国家和地区的2.9万名男女的访问,得出的结论是:泰国男性"外遇指数"最高,韩国次之。  相似文献   
106.
遗传学上把子代和亲代以及子代之间出现的性状上的差异叫做变异。中学阶段介绍了三大可遗传变异的来源(或途径),即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然而,对于孟德尔杂交实验中所提及的“性状分离”,的确也在子二代个体与子一代个体间产生了性状的差异,这是变异吗?  相似文献   
107.
前沿     
《科学与生活》2009,(9):16-19
<正>不用睡觉宁有种乎这世上有一种人,可以每天睡得比别人少但是一样保持精神。最近的研究告诉我们说,这样的人如果不是吃了兴奋剂,那一定是基因异于常人。8月14日的《科学》杂志报道说,一些人的基因使他们能够比别人少睡几个小时。研究者找到  相似文献   
108.
研究人员报告说,成功的记忆取回激活同是在学习时放电的神经元。这个LeonG.Reijmers和同事的发现回答了一个长期没有答案的问题:学习与取回记忆是否激发相同的神经元?这个小组产生了带有基因突变的小鼠,给学习过程中激活的神经元贴一种标记,而给取回过程的神经元贴另一种标记。这使他们能数在基底外侧杏仁体中涉及记忆的两个方面的神经元的数量,基底外侧杏仁体是大脑中记忆和情感反应的中心。  相似文献   
109.
吸烟有害健康是不争事实,然而,香烟如何对人体造成伤害?英国研究人员发现,香烟中的致癌物直接导致脱氧核糖核酸(DNA)突变,估计烟民平均每吸15支烟,DNA就发生一次突变。研究结果刊载于最新一期英国《自然》杂志网络版。  相似文献   
110.
《生物学教学》2009,34(2):71-71
据东方网2008年7月29日援引《科技日报》消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科学家组成的联合研究小组对老鼠不同组织的线粒体进行了研究,创建了一个包含近1100种蛋白质的线粒体蛋白质数据库,并对几种线粒体的关键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和进化历史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还证实了一种新的蛋白质编码基因突变,该突变会导致致命性线粒体病。科学家的有关研究结果发表在《细胞》杂志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