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632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230篇
教育   46860篇
科学研究   3724篇
各国文化   172篇
体育   2117篇
综合类   1962篇
文化理论   316篇
信息传播   4805篇
  2024年   168篇
  2023年   789篇
  2022年   479篇
  2021年   672篇
  2020年   725篇
  2019年   733篇
  2018年   446篇
  2017年   858篇
  2016年   1103篇
  2015年   1784篇
  2014年   4561篇
  2013年   4528篇
  2012年   5163篇
  2011年   5351篇
  2010年   4197篇
  2009年   3772篇
  2008年   6113篇
  2007年   4451篇
  2006年   2526篇
  2005年   3368篇
  2004年   1938篇
  2003年   1368篇
  2002年   1263篇
  2001年   1069篇
  2000年   1078篇
  1999年   379篇
  1998年   262篇
  1997年   240篇
  1996年   126篇
  1995年   105篇
  1994年   88篇
  1993年   70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8篇
  1980年   4篇
  1957年   5篇
  1955年   1篇
  1950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在人类历史,尤其是中国的历史上,自然数9被赋予了许多神秘的内涵。该文从自然数9与其它自然数运算的结果出发作进一步分析,推导出有关自然数9的三个定理及其五个推论,深入探讨9在四则运算中体现出的特殊性质,并对这些性质进行了初步的应用。  相似文献   
992.
伊志强 《教育与职业》2007,(17):120-121
本文提出了高校体育教学定位问题,探讨了高校体育课的目的和价值及对体育课程质量的评价,重新审视了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从理论高度探讨了体育教学改革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3.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  相似文献   
994.
文章以西宁方言中“下”的不同读音为线索,系统分析了与之相关的不同语法功能特点及其复杂而又有规律的语法意义。  相似文献   
995.
学生感情投入的多少,可以成为评价一堂课的主要指标。学生的情感参与,对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6.
感恩是每个人都该具有的基本道德,是做人起码的修养。然而近年来,由于受多元文化的影响,不少人对父母的孝心和赡养,已大打折扣,甚至很淡漠。各级学校在让孩子张扬个性、自主成长的过程中,过于强调个性的凸显,使孩子失去起码的道德标准和历史使命感。为此,深入开展以引导学生学会感激为目的的感恩教育,以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已变得非常的必要了。  相似文献   
997.
2002年至今,我国农村正全面进行着义务教育经费投资管理体制的改革.在此形式下,吸收借鉴他国成功的教育改革经验就更具有现实意义.在分析中美两国义务教育财政体制优缺点的基础上,比较其异同,借鉴美国义务教 育投资体制中较为适合中国国情的方法和措施,以求能为中国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98.
一、盘锦市民办教育基本情况 我市民办教育发展较晚,在十多年的时间里,我市民办教育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发展过程。现有民办教育机构270余所。其中民办中小学8所,民办中等学校2所,民办自考助学机构12所,民办幼儿园203所,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45所。目前在校学生21270人,专兼职教师989人。  相似文献   
999.
1000.
汉语连动句及其相关语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汉语的句法研究中,从谓语的结构方式上看,动词性谓语句的内容最丰富,情况也最复杂。特别表现在对连谓句的语法认识方面:或从形式出发,或从意义上认识,从而导致了对连动句在语法研究方面的歧见,本文试图通过各家对连动句语法认识上的比较,以期得出对连动句语法认识上的一得之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