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28篇
科学研究   44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26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3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41.
恐龙是生活在距今大约6500万年至2亿年以前的已经绝灭的古代爬行动物。其中有两大类,一类是蜥龙类。另一类是鸟龙类。大的恐龙体长数十米,重达80—90吨(相当于14—18头大象的重量),一个足印化石,就足以容纳一个小孩在里面玩耍。小的如公鸡、狐狸一般,尚不到一米,如我国山东莱阳发现的鹦鹉嘴龙,体长只有70厘米左右。它们有些以植物为食,有些靠肉食为生;有些居住在陆上,有些则生活在水里。很多恐龙前肢短小,赖尾巴支持,以后肢着地行走。而有些只能四肢爬行。它们在中生代空前繁盛,遍布地球的各个角落,从三迭  相似文献   
142.
死海复活     
2008年7月底,数以百计的环保人士聚集在以色列特拉维夫以北赫兹利亚的一个会议中心,就目前旨在补充日渐缩减的死海之水,并为该地区提供淡水的“红海-死海输水管道(RDC)”这一浩大工程向世界银行发表长篇演讲。  相似文献   
143.
托马斯.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被认为是他最成功的作品之一,《德伯家的苔丝》小说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而原型象征的运用尤为突出,这一艺术特点不仅营造了作品的神秘氛围而且深化了作品主题,作品的象征意蕴,主要体现在伊甸园的象征,血的象征,水的象征,光的象征和复活的象征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4.
介绍了计算机光驱的维修方法。  相似文献   
145.
耶稣复活     
史作军 《现代语文》2004,(11):26-26
在耶稣死后,一位尊贵的义士约瑟,他也是受到耶稣教诲的弟子之一,他向彼拉多请求领受耶稣的遗体。约瑟领到耶稣的遗体后.用干净的细麻布包裹好,放入在磐石中凿出来的坟墓里。隔日是安息日,因此大家按照律法休息一天。  相似文献   
146.
复活》是俄国伟大作家托尔斯泰的一部重要作品。该书无论是在主题提炼、人物设置与刻画手法,乃至为消除社会弊病所开设的济世药方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借鉴了法国作家雨果的创作方法。  相似文献   
147.
复活的老狼     
动物园要淘汰一对25岁的狼。25岁的狼是非常年老的狼了。按照以往的做法。淘汰的方法是:把笼子上的吊门打开一半,等狼探出脑袋来,悄然放下吊门,夹住狼头,用铁棍狠击几下狼头,狼就会一命呜呼。  相似文献   
148.
复活》和《儒林外史》都是选用富有典型意义的真实题材,来嘲讽贪官污吏及其他可笑的人物,现现各自的社会风貌,但前者而直率,后者机智而婉转;两部小说都是通过讽刺情节和讽刺场面的朴实描写而获得讽刺效果的,但托翁有时夹叙夹议,而吴氏力求隐去自己的声音;两部作品都善于展示讽刺对象的言论与行动、现象与本质的尖锐矛盾,让人捧腹大笑,但一是无情的笑,一是含泪的笑。  相似文献   
149.
吴国和 《辅导员》2013,(23):30-30
同学们都知道,地球每天绕地轴不停地向东旋转,形成昼夜不断交替的现象.那么,地球上的东边和西边是如何确定的呢?新的一天从哪里起止呢?地球可以分成东西两半部分,从0°经线往东到东经180°为东半部,从0°经线往西到西经180°为西半部,而东经180°线与西经180°线是重合在一起的,它既是地球的最东端,又是地球的最西端,这条线叫做“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这条神秘的日界线是纵贯太平洋的一条直线,地球上每一个新的日期就从这条线开始,所以这条线两侧的日期永远不相同.  相似文献   
150.
“四川强震成因被认为‘渐归沉寂’的龙门山断层‘复活’发生错动,这个断层自明朝以来被记录到的数据不多。这次地震的错动使当地地壳抬升了9米。这将使喜马拉雅山升高几米。” ——台湾中央大学地球科学系教授王乾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