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5篇
  免费   1篇
教育   313篇
科学研究   9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5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51.
本文运用巴赫金的复调理论来探讨和研究池莉小说的叙事艺术,分析池莉小说中叙事声音、叙事视角、叙事时间的复调手法,并努力探讨促使池莉运用复调叙事手法的原因,以此来透视池莉小说作品的艺术独特性及作家通过小说传达出来的生存困惑与思考。  相似文献   
52.
莫言的《红高粱家族》具有巴赫金所分析的狂欢化文学的各种特征。这部小说在魔幻现实主义之外,从巴赫金的"复调""狂欢化"等理论中汲取养分,创造了一个"狂欢化"的世界,构筑了一个独具特色的"狂欢化"小说空间。小说中的叙事结构、叙事语言以及人物形象的塑造等等,无一不流露出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特色。  相似文献   
53.
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是一部“问题小说”,它是作家问题意识和内心焦虑的体现。作者的思想困惑,反映在文本中则呈现为人物形象的失误、“论证结构”的动摇以及与之相关的复调性特征。“问题小说”对现实具体政治问题的诉求,决定了它遭遇批判和淘汰的命运。  相似文献   
54.
如何提高高师音乐专业复调技术理论课教学的质量,是高师音乐专业作曲技术理论课教学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作者从高师复调技术理论课教学的现状出发,提出问题,并结合教学实践,指出:该门课程教学应该从转变教学观念、教材重组、师资建设、对学生学习心理进行调整等四个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55.
复调爱情叙事模式影片是指在一部影片中选取多个分量相当的爱情故事为主要内容,这些故事以相互交替的接续方式呈现,共同完成着整部影片主题的表达。在《LOVE爱》、《咱们结婚吧》以及《恋爱中的城市》这三部较为典型的复调爱情叙事模式影片中,网状型的人物关系、角色扮演全明星化的趋势以及些许增值的美感均构成其较为鲜明的特征。  相似文献   
56.
李登建的散文以“平原”意象实现了对家园情结的建构和向心灵故乡的回归,作品流露出强烈的生命体验,贯穿着历史与文化的思考,基调深沉凝重。在寻找失落的家园的过程中,作家执著地坚守着对平原上人们生存状态的关注和命运沉浮的追问;而这种试图对生存困境的精神突围,正是他的家园情结的拓展和延伸。李登建精心营造自己的艺术世界,文本突破传统散文线性、单一维度的结构模式,扩大了散文的意蕴涵量和审美张力,从而使其作品具有一种复调之美。  相似文献   
57.
《船歌》、《雪橇》,是套曲中最著名的乐曲 ,它以简洁的音乐语言、纯朴的和声、严谨的曲式结构、乐队化的织体 ,使乐曲绘情绘景充满画意诗情 ,是钢琴作品的典范  相似文献   
58.
布莱希特的戏剧观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复调,但里面却有着复调的倾向,在“意义独裁”的缝隙里有着复调的结构形式,若从其非亚里斯多德式戏剧、产生的时代背景、演员与角色的间离、棚本的立体结构、人物与作品的未完成性与不确定性和内容的同时性等方面加以考察,就能从中抽取出可能产生复调的结构形式,从而为真正复调戏剧的产生提供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59.
四十年代风行于国统区的言情小说作者徐訏、无名氏的创作在被研究者称为“后浪漫派”的同时,其叙事模式的复调特征也目益受人注目。其具体表现为:情节故事的隐喻性、人物性格的对话性;同叙述与异叙述交混制造了不完全情节序列;外叙述中插入内叙述,制造多重意象;收缩淡化历时性情节,扩张突现共时性情节,促成时间小说向空间小说嬗变。  相似文献   
60.
人音版普通高中课程必修标准教材《音乐鉴赏》第七单元《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选用巴赫被誉为"现存宗教音乐的顶峰"的《马太受难曲》中的第1、72、78三个分曲作为主要教学内容。本文,简单介绍巴赫和《马太受难曲》音乐特点,探讨如何让普通高中学生能够初步了解和感受"宗教音乐""复调音乐"《马太受难曲》的审美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