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9篇
科学研究   9篇
体育   4篇
文化理论   10篇
信息传播   1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1.
商务英语是现代外资企业中重要的交流工具。本文通过商务英语在外企的运用及外企工作中对商务英语的实际需求的分析,进一步为商务英语专业的在校大学生们及企业相关专业人士提出相应的商务英语学习策略,努力提高人们的商务英语运用能力,从而更好地将商务英语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12.
探讨外企员工人格特质、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通过对179名外企员工进行"大五"人格、应对方式及SCL-90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外企员工整体心理健康水平良好,神经质的人格特质和不成熟的应对方式会导致心理健康水平低,开放性、外倾性、友善性和严谨性的人格特质和成熟的应对方式对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海外英语》2014,(1):48-49
“大家都在找外企工作。大家都找不到外企工作”.这句话已经成为各国亚裔人士的口头禅..无论身在何方(中国或西方),究竟如何才能让你保证在两周内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呢?我们的记录表明,看完该文并且按步骤认真实施所涵盖的内容,有合格资历的学生在两周内找到合适的洋人公司(非华人公司)的工作概率达100%。  相似文献   
14.
陈康 《出版广角》2014,(11):42-43
正英语教育改革大幕已经拉开,出版社如何面对政策的改变,及时调整出版战略,结合英语教育所需推出符合教师教学要求、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英语出版物,显得尤为重要。编辑应当借鉴国外优秀英语教材,拓展选题思路,满足读者需求,抓住当前教育改革的有利契机,紧跟英语教学发展脚步,推动英语教育出版物的发展。刚参加工作的人,特别是在外企工作的人,可能都会有这样的感觉,我们从小到大学习的英语,即使考试都是高分,语法说起来头头是道,但是和  相似文献   
15.
外企管理和技术人员作为统战对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部统战工作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因此,做好这一群体的工作,是新时期统战工作的客观需求。构建对外企管理与技术人员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有利于加强他们的队伍建设,促进这支队伍健康成长,不断为促进社会主义各阶层关系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凝聚新的力量。  相似文献   
16.
2008年金融风暴让许多年轻人的心都跟着大颤了几下,当视为职业至高无上追求的外企或裁员或大幅降薪,他们不由为攥在手心里的简历和怀着无限遐想的美好明天打了一个大大问号:整天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有劲吗?要不要干点别的?  相似文献   
17.
北京外企服务集团(FESCO)成立于1979年,是中国首家为外商驻京代表机构、外商金融机构、经济组织提供专业化、多元化、个性化人力资源服务的大型国有公司。  相似文献   
18.
《英语沙龙》2013,(7):28-29
求职者往往觉得英语说得好就可以在外企混得好,其实流利的英语口语只是进外企的一块敲门砖。很多在海外事业部工作的人,会发现电子邮件(e-mail)是一种比电话还要常用的交流工具。同样,如果你在外企工作过,一定会认同"工作的一半是"report"这句话。  相似文献   
19.
张婷 《大学生》2013,(23):22-23
正一天到晚溜达的人刚入职惠普,意气风发的王春他们先"被下放"了——到中关村学卖打印机。作岗前培训。要跟着销售小妹当学徒卖打印机?王春一开始的确困惑了一把,不过善于思考的他很快发现了惠普这样做的用意——让管培生们贴近基层,自我生长。在中关村"下放"的日子中,努力卖机子之外,王春"游手好闲"。王春喜欢与店面销售聊天,还喜欢满中关村溜达。可别小看王春的"游手好闲",他与销售员聊天是在  相似文献   
20.
韩雪 《大学生》2013,(19):40-41
正十年前,我是《大学生》杂志的校园记者,当时我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读本科,然后,到北大读研,去外企工作,现在正创业。即使工作后,我还是喜欢和大学生们来往,也经常被邀请回校园做客交流。我一次次被触动,年轻的时候我们都一样,对于未来,对于多样化人生充满好奇和梦想,但也有很多的迷茫和困惑。是的,在年轻的时候就要做出自己对未来的各种选择,也许谁都没有足够的能力,也无法分辨出决定的正确与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