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9篇
科学研究   9篇
体育   4篇
文化理论   10篇
信息传播   1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51.
面试是求职择业中的关键环节,也是很多大学生最感薄弱的环节。“我会面临什么样的考官”、“他们会问我哪些刁钻的问题”……面试前总会产生一些或多或少的疑惑和紧张。正值求职旺季,笔者亲历了以下面试过程,虽不是知名外企正规的面试,仍希望能给即将参加求职面试的大学生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52.
现在有些职场人士精神越来越空虚。我认识一个朋友,姑且叫他K吧,男性,50岁。K在一家搞软件研发的外企当项目经理,工作了七八年,有车有房,事业家庭都很让人羡慕。他有一个很好的妻子,美丽优雅,他俩在众人眼里就是模范夫妻、幸福家庭的样板。但K还是在外面找了情人,不断寻求刺激。按说,职场白领文化高、学历高、收入高,生活幸福,为什么他们还会沉溺于追求各种刺激呢?  相似文献   
153.
如今,外企白领们早已习惯了与老外共事,流利的外语使得沟通无障碍。可民族文化间的差异仍时不时制造点小麻烦、小尴尬,同时,也让职场更加生动多姿起来。  相似文献   
154.
李彬 《学子》2004,(11):55-55
1997年,19岁的张伟平从沈阳来到北京,顶替去世的母亲进入北京第四人民医院,做了一名药剂师。药剂师一做就是10年。此后,张伟平跳槽至西门子公司北京代表处,任商务部经理。随后他娶妻生子,呼朋唤友。1990年张伟平拿出因外企高薪所得的各蓄十几万,与两位朋友合资40万,扑通“下海”成立公司,做房地产。  相似文献   
155.
西部大开发战略给包括我省在内的中部地区带来大发展大开放的机遇,我省经济要实现新发展、新跨越,就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东引西进”战略。具体要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1)解放思想,提高认识。(2)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为国内外企业来河南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3)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把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4)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升级。(5)鼓励支持我省有实力的企业直接参与西部大开发。  相似文献   
156.
日前,"外企志愿者——体验奥运回归校园"系列活动在京7所高校中展开,来自佳能(中国)、壳牌(中国)、施耐德等外企公司的"奥运"志愿者们走进校园,在大学生求职、职业规划、心理、健康管理等相关方面提供公益服务。根据几所高校的办学特色,主办方将活动定位不同的主题:"从企业文化谈自我认知"、"职场商务礼仪和中西方文化差异"、"职场精英打造卓越团队"、"外企优秀员工职业素养"……尽管内容大不相同,但每所高校的活动都吸引着众多学子的参与。记者采访时了解到,前来参加活动的学生中既有即将走出校门的毕业生,也有大一新生。对于职场,他们都希望了解更多的知识。活动中,志愿者与学子亲切对话,对同学提出的问题悉心给予解答,并给予了意见和建议。在此,记者对几场活动中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整理,希望业内人士的建议能给学生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57.
调查     
《中国新闻周刊》2014,(41):14-14
外企告别黄金时代? 随着内外资企业税制统一,外企“超国民待遇”终结。在大量外企裁员、福利降低、本土竞争增加等背景下,你就业时还会选择外企吗?  相似文献   
158.
二十年前,去外企是许多中国大学应届毕业生的择业首选,如今,一些本土互联网公司却成为外企高管开启职业第二春的热门去处。没了超低税收优惠、没了地方政府提供的近乎免费的土地以及便宜得惊人的劳动力之后,二十多年习惯了顺风顺水的外企,如今不得不重新审视近五年来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从政策到市场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是继续把国外二流技术拿到中国卖一流价格,还是立足本土研发迎合当地需求的产品?是继续把这里作为一个无可挑剔的生产基地,还是把这个十三亿人口的国度视为全球潜在的第一大消费市场?在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之后,外企也面临着三十年来在华战略的再度抉择。  相似文献   
159.
我记得小时候.我家楼下的小孩和我一个班.成绩比我好很多,你知道吗!他考一百分回家报喜,我考不及格偷偷地藏好考卷!本来两不相干,结果他妈妈每次考试都要到我家来找我妈妈说:我家宝贝这次又考了一百分.你们家女儿考了多少分啊7每次她这么一说.我妈妈都会把我狠揍一顿!最悲惨的是我小学、初中、高中都和那小子一个班!我恨死了!我每次被打了之后都会偷偷地去拔他妈妈自行车的气门芯,让他妈妈上班没车骑……现在他名牌大学毕业.在北京一个外企工作,至今依然是别人家的小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