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教育   26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3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两宋教坊所演的大曲队舞是古代艺术史上的奇葩,对于古代宫廷戏剧的发展也产生过重要影响,其中《射雕回鹘队》和《抛球乐队》两种还蕴含着一些传统体育和传统民俗的史料,对其作出考察可以得出以下观点:其一,《射雕回鹘队》表现了古代射箭运动的内容,与久已失传的回鹘民俗"射雕盘"有密切联系;其二,《抛球乐队》大曲曲本中的曲辞对古代"抛球"运动的情形有详细描述,是研究这项传统体育运动的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42.
周歌 《兰台世界》2015,(9):99-100
相和大曲的产生,使我国的音乐从先秦时期的乐舞时代进入到了汉唐时期的歌舞伎乐时代,相和大曲逐步演化为清商大曲,发展到后来形成了唐朝时期的燕乐大曲。在整个歌舞大曲时代,相和大曲处于一种独领风骚的先导地位。  相似文献   
43.
大曲将中国古代历史中的诗辞、舞蹈、音乐集于一身,成为唐代宫廷乐舞的一个典型代表,大曲独特之处是把三种艺术形式巧妙的结合在一起,通过舞蹈和音乐传递感情,成为唐代重要的艺术类型。  相似文献   
44.
大曲,是我国古代音乐类型之一。它原本是达官贵族专属的大型器乐歌舞曲。宋代以后,唐大曲没有经得起时代的风吹雨打,出现曲目大量散佚,市民阶层不买账等状况。大曲开始由原先的"批发",转变为摘遍的"零售"形式,宋大曲由此而来。与此同时,宋词深受宋大曲滋养,出现倚声填词的创作手法。宋大曲也是"病树前头万木春",成为宋词创作的源泉之一,极大地推动宋词发展。鉴于此,在了解宋大曲与宋词之间的关系时,我们会发现宋词词牌、情调都深受宋大曲影响,宋词形成了婉约派和豪放派两大阵营。  相似文献   
45.
《六么》又称《绿腰》、《录要》、《乐世》,既是唐代歌舞大曲曲目,也是琵琶曲,曾以多种体裁、形式盛传数百年。乐曲始创于什么年代,无明确史料记载。有著述认为其始创于唐德宗朝贞元年间。作者查证有关史料,见记述开元年间教坊演出大曲中已有此曲目。由此推断,此曲之始创年代应该是唐玄宗朝开元年间。  相似文献   
46.
靳欣 《寻根》2009,(6):100-107
《霓裳羽衣曲》是唐代的燕乐大曲,是唐代宫廷乐舞的代表作,其系列分别为霓裳羽衣歌、霓裳羽衣曲、霓裳羽衣舞,是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音乐作品。所谓“大曲”,往往是歌、乐、舞三位一体,是歌唱、器乐、舞蹈连缀融合的综合艺术。大曲不仅是唐代燕乐的顶峰,而且是整个燕乐系统在形式结构上的最高发展。  相似文献   
47.
靳欣 《寻根》2008,(6):100-107
《霓裳羽衣曲》是唐代的燕乐大曲,是唐代宫廷乐舞的代表作,其系列分别为霓裳羽衣歌、霓裳羽衣曲、霓裳羽衣舞,是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音乐作品。所谓“大曲”,往往是歌、乐、舞三位一体,是歌唱、器乐、舞蹈连缀融合的综合艺术。大曲不仅是唐代燕乐的顶峰,而且是整个燕乐系统在形式结构上的最高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