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59篇
科学研究   82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7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大众科技》2008,(6):7-7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生物学家可以“创造”出某些特定的、以前从未自然存在过的生物体,如今,更是有科学家已经通过基因改造方法设计并造出一种独特的大肠杆菌,能够将蔗糖转化为石油燃料。  相似文献   
42.
2008年10月8日,在诺贝尔新闻发布会的现场,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化学奖评审委员会主席冯·海涅手持一支试管,置于蓝光灯下,只见这支试管发出了美丽炫目的绿色荧光。  相似文献   
43.
目的:对皖北地区羊养殖场中所采集的37份腹泻羔羊粪便样本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并对其耐药性及耐药基因进行测定。方法:将采集样本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并进行同源性分析,通过药敏试验测定分离菌药物敏感性并对其耐药基因进行检测。结果:试验分离细菌37株,经生长特性、生化鉴定及16S rRNA测序对比序列确定分离菌均为大肠杆菌。致病性检测大肠杆菌中有21株为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其中Stx-1毒力基因和Stx-Ⅱ毒力基因分别占比8.10%和48.65%,肠毒性大肠埃希杆菌在本次试验中未检出。对分离的大肠杆菌进行耐药基因检测,6组耐药基因中tetA(97.30%)和qnr(83.78%)检出率较高。药敏结果显示分离的大肠杆菌对复方新诺明和林可霉素的耐药率分别达到89.19%和94.59%。结论:皖北地区部分大肠杆菌存在致泻性、携带多种耐药基因、存在多重耐药情况。  相似文献   
44.
用TAMair微量热仪测定间硝基苯甲酸钐与邻菲罗啉配合物[Sm(m-NBA)3phen]2·2H2O在37.00℃时与大肠杆菌作用的产热曲线,进而算出在各种浓度配合物的作用下,大肠杆菌生长代谢的最大发热功率Pmax、速率常数κ、传代时间tG、抑制率I和半抑制浓度cI,50等热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在低浓度下[Sm(m-NBA)3phen]2·2H2O对大肠杆菌有刺激作用,高浓度下为抑制作用,即稀土配合物对微生物的生长具有双向生物效应,也称为Hormesis效应.  相似文献   
45.
46.
47.
实验材料的选取往往是决定研究工作成功与否的关键,它在遗传学发展史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不仅摩尔根选用果蝇表明了这一点,而且孟德尔选用豌豆,以及后来分子遗传学家们选用真菌、细菌(特别是大肠杆菌)和噬菌体都证明了这一点。可以说,遗传学发展史中,每一次合适实验材料的选取都导致了一次学科发展的飞跃。  相似文献   
48.
通过微量热法研究了pH、温度、离子强度和黄芪多糖对大肠杆菌生长的影响,探讨了黄芪多糖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和机理。研究发现:pH降低到5或升高到9,或升高或降低温度,大肠杆菌的生长代谢逐渐变慢,表现为停滞期增加,进入对数期的时间增加,最大放热功率降低;适量NaCl(0.1mol/L)能够刺激生长速率常数急剧上升;低剂量的黄芪多糖能够刺激大肠杆菌的生长,但高剂量的黄芪多糖能够抑制大肠杆菌,甚至能够完全抑制。黄芪多糖的不断加入,导致测量DPH的荧光偏振度逐渐提高,表明细胞膜通透性在逐渐增加,细胞膜的流动性却在不断降低,说明细胞膜逐步遭到了破坏。黄芪多糖存在下形成的抑菌圈为30mm左右,表明具有较强的抑菌功能。  相似文献   
49.
重要的模式生物-大肠杆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瀚 《生物学教学》2008,33(2):57-58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是寄生于人或其他哺乳动物肠道内的细菌,属肠细菌科(Enterobacteriaceas),格兰氏阴性,为需氧或兼性厌氧菌,不形成芽孢或荚膜,在琼脂培养基上形成圆形、光滑、白色的菌落。由于它取材广泛,分裂增殖能力强、发育周期短以及结构简单等特点,已作为一种重要的模式生物在近现代生命科学研究尤其在分子遗传学及生物工程领域起着异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0.
<正> 微生物细胞内的酶可以分为组成酶和诱导酶两类。组成酶是微生物细胞内一直存在的酶,它的合成只受遗传物质的控制;诱导酶是在环境中有诱导物(通常是酶的底物)存在的情况下,由诱导物诱导才能合成的酶。例如,大肠杆菌中分解乳糖的半乳糖苷酶就属于诱导酶;催化淀粉水解为糊精、麦芽糖等的α-淀粉酶也是一种诱导酶,多种微生物都能产生这种酶。如果将能合成α-淀粉酶的菌种培养在不含淀粉的葡萄糖溶液中,它就直接利用葡萄糖而不产生α-淀粉酶;如果将它培养在含淀粉的培养基中,它就会产生活性很高的α-淀粉酶。诱导酶的合成除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