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教育   1420篇
科学研究   111篇
各国文化   15篇
体育   72篇
综合类   54篇
文化理论   18篇
信息传播   16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96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162篇
  2010年   142篇
  2009年   136篇
  2008年   141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1.
卓玛草 《课外阅读》2011,(12):224-224
机械枯燥的数学课如何上的富有趣味性,使学生兴趣盎然,多少年来困扰着广大的数学教师。新课改告诉我们,数学课可以不再禁锢于单一的做题演算之中,而是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激发兴趣,掌握知识,提高效率,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12.
"乐营销"生活课程指的是以"营销"活动为载体,教育环境贴近生活、教育目标为了生活、教育内容选择生活、教育评价结合生活、教育过程重视体验的课程。此课程追寻的是教育的"生活性"与实施的"游戏化",是有益于幼儿今后生活的教育,有利于他们终身发展的教育。它不仅具有游戏的趣味性,还比"游戏"更具有真实性和价值性。"学习故事"认为:儿童以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和沟通者的身份成长,追求身体、心理、精神健康,有安全感和归属感,知道他们能为社会做出重要贡献。因此,在对儿童进行评价时,也需要让儿童看到自己是"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和沟通者"。  相似文献   
13.
在班上,我最看不惯的人就是李天宇。长得不怎么样,却自以为是大帅哥,成天油嘴滑舌,最会讨女生欢心。如果他不是常去招惹蓝爱天的话,我对他也不会那么讨厌。  相似文献   
14.
《滁州学院学报》2021,(1):69-73
被称为"华夏正声"的雅乐,延续发展数千年行至清朝发出时代之声,其中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雅乐形式名为"中和韶乐"。本文对清代中和韶乐前身雅乐的发展变化做了梳理,探究自周代到清代之间的三千多年间雅乐流变历程。在此背景下,探讨清代中和韶乐的内容和形式,并就清代中和韶乐政治功用和最终如何消失于宫廷之中等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洋洋洒洒的《醉翁亭记》,把一个自传性的醉翁形象鲜明而又生动的表现了出来.作为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名篇,脍炙人口不在话下.醉翁之意意在何处,值得我们进行探讨.对《醉翁亭记》中的醉、乐之美的研究,会对现在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6.
在文学世界里,写人物的感情是十分重要的一个艺术分支,如何写好人物的感情,使感情表现的越发深刻,这是古今文学作者在创作时所面临的问题,以人物的"乐"来反衬人物的"悲"是一种十分高明的写作手法,也即是人们常说的"以乐写哀"。  相似文献   
17.
"苦"观是佛经中极为重要的义理,贯穿在早期佛经的四谛观中,但是佛教传播日久,各派之间义理分歧,各自为是。《成实论》的出现就是因为当时的佛教学者不满于当时各家各派对佛陀教义的纷乱阐释,有心重新组织四谛的义理,显扬佛教的基本教义。而在它的苦观论述中,则是着重从受的角度来说明苦,即苦、乐、不苦不乐三受皆是苦因,乐受是假相,不苦不乐受亦是假相,真实的只有苦受。故,要获得佛经智慧,或者摆脱由三受引起的贪嗔痴等烦恼,需要对诸受作真实的观想,认识到诸受只是苦受,才能趋向泥洹。  相似文献   
18.
太一道四祖萧辅道顺应社会政治形势的变化,两次入侍忽必烈藩府,取得了蒙古藩王忽必烈的信任和支持,奠定了太一道在元代的地位,使太一道得到蒙元王朝的扶植和崇奉,在忽必烈统治时期进入太一道发展的全盛时期。  相似文献   
19.
针对哈尔滨麦凯乐休闲购物广场的建设过程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西周德教是在行礼乐的过程中实施的,属乐教,而非义理之教。“乐德”之教,从礼仪之象而言,可别为“六德”义,就终板言之,其设教以教“和”为旨归。“乐德”之教的本质是身教重于言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