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7篇
科学研究   10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5篇
信息传播   4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生宝宝之前,我觉得我和婆婆的关系还算不错的,互相尊敬,可自从有了宝宝,我们的关系就开始生疏了,我心里很排斥她,不喜欢她的一言一行,更不喜欢听她的唠叨,甚至不希望她到我们家来。为此,我们的夫妻关系也曾一度亮起了红灯。  相似文献   
42.
美国一项研究发现,关系差的夫妻,更容易患上多种疾病。夫妻对彼此关系感到焦虑时,体内的应激激素水平会提高,这种激素水平和某些免疫细胞有关,会降低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研究还发现,不良的夫妻关系,对女性身体健康影响更大,这是因为女性对婚姻的情感依赖更多。夫妻关系差时,女性更容易产生焦虑、  相似文献   
43.
英子 《家教指南》2004,(10):55-56
心灵拉开距离1988年秋,彭志刚从上海复旦大学经管系毕业后,分配到四川涪陵。他很失望,不愿在这里呆一辈子。在大学生稀少的单位里,彭志刚成了同事李园眼中的一匹黑马,两人很快地频繁交往。婚后,彭志刚决心辞职考研,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李园则全身心地支持他,挑起家庭的担子。经过半年的挑灯夜读,1990年彭志刚重回复旦读研。1991年秋,他们的儿子出世了。为了解除丈夫的后顾之忧,李园一人忙里又忙外,把家务搞得井井有条。在妻子的支持下,彭志刚发愤读书,品学兼优。此时,有个叫胡璇璇的小师妹对他近乎崇拜。面对那多情的眼睛,彭志刚始终小心翼…  相似文献   
44.
晏红 《家庭教育》2004,(2A):32-33
当谈到家庭教育观念和方法的时候,很多人自然而然就会说:“小时候,爸爸妈妈就是这样教育我……”也正是每个人都有接受家庭教育的生活经历,当自己做父母的时候,几乎不用培训,都会对怎样做父母的知识和技能略知一二。这就是说,当一个人还是个顽皮孩子的时候,就观察和习  相似文献   
45.
日本研究机构近日针对2000名20岁至50岁年龄段的已婚男女进行关于"夫妻关系"的调查。当问及"你是否认为男女之间只要有爱情就能结婚"时,做出肯定回答的人仅有两成左右,有近四成的人做出了否定回答。离婚姻最近的似乎不是爱情。爱情是没有条件的,但婚姻却不一样。两个人谈恋爱时,只要情投意合、可以很感性地  相似文献   
46.
新生命降生,是妈妈最欣喜的时刻。但是,伴随着美好、幸福感受而来的,还有焦虑和纠结 母乳喂养的困惑,添加辅食的烦恼,宝宝生病, 找不到合适的保姆,夫妻关系面临挑战,和老人有育儿冲突, 怎么挑选合适的育儿产品…… 你的能量还够用吗?  相似文献   
47.
一转眼,老公做全职爸爸已经一年了。儿子被他带得茁壮而活泼,我的事业也越来越发达……许多朋友都会有疑问:你们夫妻关系真的还像以前那么好么?我骄傲地回答他们:“比以前好得多!”  相似文献   
48.
从前,已经订婚却还没有结婚的女性。叫“未婚妻”。现在,订婚习俗已消退,“未婚妻”的说法就有些不妥了。女未婚,就不是妻,可以是恋人;妻,就不是未婚,而是合法已婚。男方称女方为“未婚妻”可能是男方在双方私下确立了夫妻关系之时,考虑到双方毕竟还未履行法律手续.还未正式结婚。就称女方为“未婚妻”。  相似文献   
49.
张雷 《现代企业教育》2012,(23):222-223
谚语是蕴涵文化价值最丰富的语言单位,是民族语言长期发展的产物,日语谚语是日本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非常丰富,涉及日本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日语谚语是认识和理解日本人与日本文化的一把钥匙。本文试从文化语言学的角度,对日语中有关夫妻关系的谚语进行初步归纳整理,并通过这些谚语从男尊女卑意识、女性在家庭生活中的重要性、对夫妻关系的认识三个方面来考察了日本人的传统夫妻关系。  相似文献   
50.
恽梅 《父母必读》2014,(2):12-12
正两年前,参加朋友组织的一个心灵成长工作坊。坊间,有个环节是要每个人说出对爱的理解。也许经过了两天的心灵激荡,每个人都有强烈的表达欲,只记得前面的每个人都说得极动情。但轮到最后一个人——一位中年男性摄影师,他简单的一句话让大家都沉默了:"我觉得爱是给对方他需要的,不多也不少。"说完,他身边的妻子会意地点着头,微笑地看着他。关于保持良好的夫妻关系,无数专家、书籍,会给你指点不同的秘籍。而这位先生的这番表达,简单却耐人寻味——"给对方需要的,不多也不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