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0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4篇
教育   9068篇
科学研究   284篇
各国文化   47篇
体育   125篇
综合类   360篇
文化理论   49篇
信息传播   1799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110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128篇
  2016年   246篇
  2015年   392篇
  2014年   864篇
  2013年   695篇
  2012年   920篇
  2011年   1070篇
  2010年   902篇
  2009年   889篇
  2008年   1036篇
  2007年   787篇
  2006年   557篇
  2005年   575篇
  2004年   528篇
  2003年   448篇
  2002年   359篇
  2001年   332篇
  2000年   229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后进学生的出现是相对而言的。但其存在却是一个不能忽视也无法逃避的现实问题。而对这些学生的教育和转化更不是事倍功半的无效工作,而是摆在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2.
论西方新叙事理论文本批评的方法论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新叙事理论的方法论价值主要在于,搭建了一个形式分析和历史主义批评相互结合的基本平台。这一判断是来自于发现了新叙事理论强调叙事性文学作品的复杂性、建构性和不可规约性,强调叙事无所不在,具有理性思维的逻辑行程的一些特点等。这个基本平台解决了批评方法在文本内外的互相结合和转换的各种通道这一历史性的难题。新叙事理论对叙事性文本本体的发难引发了批评方法的创新,成为最具有方法论意义的革命。“后经典的方法”使得文本批评切入“点”增多,批评能力随之增强。  相似文献   
33.
34.
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已是大势所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文化交流也日益密切。而社会文化研究已经成了各社会人文学科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与切入点,文学研究自不例外。然而也有一部分研究者,自觉地与当前流行的社会文化批评方式划清界线,哈罗德·布鲁姆即是一位这样的文学批评家。  相似文献   
35.
批评语篇分析是近年来语言学界研究的热门话题。它将交际语言放在社会意识形态的大环境下来研究,突出前者与后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及作用。本文选取了由两家新闻机构对同一事件所做出的不同新闻报道,意在对比分析这两篇报道中所隐藏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差异。  相似文献   
36.
学生打的“小报告”,老师首先应该重视。因为“小报告”可能涉及到“大问题”,比如有的学生上街去网吧玩电子游戏或聊天。有的学生抄袭同学的作业或花钱请同学写作业.有的学生在教室或寝室偷拿别人的东西等等。这些问题。如果没有引起老师的足够重视.如果不及时进行批评教育.不仅会打击打“小报告”的同学给老师反映情况的积极性,而且还会使犯错误的学生在思想品德、学习态度、行为习惯等方面向着不良的方向进一步发展,其后果不言而喻。只有把学生不好的苗头、不良的倾向扼杀于摇篮中。才有利于良好学风和班风的形成,才有利于学生健康的成长。  相似文献   
37.
按照新闻报道惯例,往往是对反面新闻进行舆论批评监督,对被报道对象进行曝光。可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舆论批评监督的大环境所限,加之各种原因,也经常出现记者冒着风险采访,到了发稿时,稿子却不明不白地被枪毙的现象。于是这条批评报道不了了之。然而,笔者做了一次大胆尝试,反面新闻舆论批评监督曝不了光时,进行正面报道,其效果远远超过了批评报道。  相似文献   
38.
39.
从杂家到编辑艺术家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形象化比拟的角度探讨编辑社会角色的演化,多闻于耳而少见于书面,我国较早或较系统涉及这一问题者当数张如法及其<编辑社会学>①,该书提出的有:"把关人"、"精神生产设计、规划与组织者"、"信息搜集与研究专家"、"社会活动家"、"园丁"、"受众的代言人"、"导演"、"杂家"、"文字加工大师"、"助产士"等比拟.其余,包括笔者,曾有过个例角色的分析论述②,而贴近于当代者尚未见有系统论述.本文从古今中外编辑角色的演化入手,侧重就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的变化,作了分析和批评,从而得出了新的结论.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