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3篇
  免费   0篇
教育   429篇
科学研究   7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9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2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朦胧后”诗派诗人们有很自觉的诗歌语言意识,他们的诗歌创作实验展示了雅克布森所说的诗性语言的功能,他们的探索是对艺术语言表现能力的探索,但其创作实验在语言方面也存在三个谬误:1、能指泛化,2、语言粗鄙,3、残缺,扭曲,滥用空白等极端行为。这导致了人们对这个诗派存在价值的怀疑,尽管这批诗人们时时有独到的创新。  相似文献   
62.
20世纪20至40年代中国诗歌,以突破闭锁态势的开放性发展机制,对中国诗歌的传统进行自觉地断裂性选择,使诗歌在认同和对接中发展新诗的表现艺术;试图梳理这一时期对西方诗歌的借鉴与归化,重新认识现代诗歌的建构方式,树立诗歌的开放意识。  相似文献   
63.
九叶诗派诗歌语言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西方两个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九叶诗派,对诗歌本体的重视突出地表现在诗歌语言的建构上。九叶诗派诗歌语言的交流功能构成诗歌的潜层生命力,诗之表情与诗之内质表现为常态语言与多重意义。九叶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对新批评派理论的中国式实践。  相似文献   
64.
李金发是大陆20年代早期象征主义诗派的代表诗人,其诗作在上世纪50年代传入台湾,一方面以颓废晦涩的诗风在台湾现代派诗人中产生情感共鸣,另一方面台湾社会各界以其诗歌为中心,爆发了一场关于现代派诗歌合理性的论争,可见其对台湾现代诗的冲击与影响。二者在诗歌情绪的表达上有所共鸣,但在诗歌艺术表现上呈现分化。  相似文献   
65.
严羽的“妙悟说”,针对江西诗派“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的弊病,标举“盛唐兴象”,构筑了“以禅喻诗”的诗学体系。本文拟从诗禅的有关表述入手,分别对“悟”的对象、“悟”的途径、“悟”的境界作粗浅分析,以准确把握“妙悟说”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66.
王闿运及湖湘诗派在近代诗坛上有其独特的地位,但1949年以来对于王闿运及湖湘诗派的研究未能客观、深入地进行.特别是各种文学史对于王闿运及湖湘诗派基本上持否定态度,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误区.在前人的基础上更加客观、深入地研究王闿运及湖湘诗派,仍是目前古典文学研究者探讨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7.
黄庭坚是北宋杰出的大诗人,是“江西诗派”的开派宗师,其诗之艺术风格显示出前无古人的“开创性”,其表现形式有三:一是创新奇崛,峭拔瘦百的总体艺术风格,它对矫正当时流行的晚唐体,西Kui全等浮磨诗风,有扭转风气的作用;二是在诗歌技法上,注重布局,讲求章法,即将散文章法引入诗中,惯用“逆起法”,在意念,意象安排上讲求逻辑严密,腾挪跌Dang,从而使诗更富有表现力,推动了宋诗的发展;三是在语言上化腐为新,点铁成金,这是其诗追求艺术美的一种标志,也是其诗创新风格的又一重要表现,并非“剽窃古人”。因而,黄庭坚是诗歌史上一位具有开创精神的诗人,其独创的表现手法,语言技巧对“江西诗派”乃至宋诗的发展都起了具有开创意义的作用。  相似文献   
68.
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宋诗似乎只能是唐诗的天字下闪烁的星光,后人常用“唐诗宋词”来概括两个时代的文学成就,认为宋诗只是唐诗的余响和尾音。实际上,宋诗既有对唐诗的学习与继承,又有许多新的开拓与创新。单就对文与道的理性认知这一方面来讲,宋诗就具有独特的面目。  相似文献   
69.
文中比较了盛唐山水田园诗派诗人王维、孟浩然的山水诗的异同。认为,相同之处在于:都是诗与画的结合,动与静的结合,虚与实的结合。不同之处在于:王诗诗境宁静恬淡,孟诗诗意活泼跳动;王诗着重客观描绘,孟诗着重主观抒情;王诗着重于个体或重点的描绘,孟诗强调总体的描画。  相似文献   
70.
杨琼 《文教资料》2007,(7):115-117
七月诗派作为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的现实主义诗歌流派,在讴歌抗战、响应抗战的主旋律之外,其诗歌创作更深深地渗透了诗人对战争环境中人的思考,极为感性地抒写了作为“流亡者”的知识分子独特的生命体验,以及知识分子在战争环境中对心灵归宿的执著追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