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60篇
科学研究   4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婺源傩舞是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跨文化角度分析婺源傩舞对外传播的可行性,总结婺源傩舞对外传播的内容,并根据目前婺源傩舞对外传播的现状,探讨婺源傩舞在传播中的困境,分析在跨文化视域下,婺源傩舞如何对外传播,从而使江西非遗文化焕发新活力,同时提高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提升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2.
曹颖 《初中生辅导》2014,(14):44-45
正作为武夷山景区的门户,武夷宫中除了刻有武夷开山之祖彭武、彭夷的名字的石碑,还有全国最大的纪念著名理学家朱熹的建筑物——朱熹纪念馆。朱熹(1130-1200)是继孔子之后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中国著名历史学家蔡尚思教授赞誉"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武夷山这个地方除了好山、好水、好人还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朱熹何许人也?他是南宋人,祖籍在风光优美的江西婺源,字元  相似文献   
13.
作为流传至今中建筑文化的一系分支,木雕艺术的价值,一以贯之地影响在建筑美学上。而婺源的木雕艺术,它是作为我国最具影响力的木雕艺术之一,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其木雕历史悠久,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在某种程度上非但拓宽了婺源的建筑的形式以及装饰的风格,更有甚者,直接提升了建筑的艺术性、审美性,还在无形之中丰富了艺术品的种类。  相似文献   
14.
好难得的一次外出培训,培训地点竟是最美乡村——婺源。带着对美的期待和向往,踏上了婺源这片土地,没想到第一天却是细雨霏霏、寒风刺骨,我不禁有点沮丧!早上8点多,婺源国际大酒店千人会场,济济一堂,座无虚席,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们带着虔诚不远千里相聚在这里,聆听专家学者的真知灼见,先前的沮丧顿时烟消云散。  相似文献   
15.
晚清时期,婺源"虹关长人"詹世钗,因其天赋奇形、身材颀长,而为世人所瞩目.詹世钗后被洋人带往世界各地,参与各类展览与表演,最后定居于英国,成为一个传奇人物.有关他的事迹,不仅婺源当地有不少传说,而且在晚清民国时期的笔记、小说、戏曲中也多所演绎,但其中真伪参半,夹杂着时人的诸多想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势积弱背景下传统文人伤时忧国、愤世嫉俗的心态.利用族谱、文集及海外文献报道、图片资料,对此作一考证,以期厘清其人的生平事迹及其世界游历的一些细节.  相似文献   
16.
姚航  骆文 《报林求索》2012,(5):42-53
<正>晚春烂漫的五月,大自然变身为绚丽的调色盘,有着天的蓝、花的红、叶的绿,动人地交织出一幅幅醇美的图画。四通八达的铁路让跋山涉水的追寻成为安逸舒适的旅途,便捷高速的动车让千里之外的美景近在咫尺。还等什么呢?在这个明  相似文献   
17.
婺源具有深厚茶文化底蕴,其绚丽多彩的茶文化为开展休闲旅游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通过阐述婺源茶文化的历史发展及茶文化内涵,剖析婺源茶文化休闲旅游的现状,提出婺源以茶文化为载体的乡村休闲旅游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8.
1934年,自婺源划归江西之议发生后,徽属及该县民众乃至旅外乡人,面对着徽州被分割的现实,一场长达十数年的婺源回皖运动拉开了序幕。旅沪徽州组织不仅在上海联动起来,形成同乡网络,同时将这个网络扩散到周边城市,形成一个更大的、联系密切、相互支持的网络,促使运动逐步走向高潮,最终为婺源成功回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但是在其传承的过程之中,不免会因为时间的原因以及社会的发展等更多的原因,导致其文化的传播遭受阻碍。婺源的傩舞作为我国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有着极高的传承价值,但是因为其文化缺乏知名度以及担心对其保护不利,就使得一系列的问题存在不能够将其推广起来,并且其傩音乐也作为我国传统音乐的文化瑰宝而存在。本文针对婺源傩舞的文化生态以及其音乐历史的传承进行思考分析。  相似文献   
20.
对目的地旅游资源安全系统进行分析,提出目的地旅游资源安全系统由生态(天)、行为(人)和保障机制(机)三大子系统构成。为更深入了解三大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借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评价的PSR模型,阐述了生态、行为与保障子系统之间的作用机理。以此为基础,构建目的地旅游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指数单因子评价和熵权法对江西婺源县旅游资源进行综合安全评价,结果显示:综合评价指数为0.866,位于旅游资源安全的警戒线之上,安全线之下,即黄线范围,表明婺源县旅游资源存在被破坏的趋势,需采取措施,加强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