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419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278篇
教育   75116篇
科学研究   3268篇
各国文化   41篇
体育   2249篇
综合类   2118篇
文化理论   217篇
信息传播   15736篇
  2024年   145篇
  2023年   690篇
  2022年   741篇
  2021年   794篇
  2020年   616篇
  2019年   807篇
  2018年   437篇
  2017年   834篇
  2016年   1144篇
  2015年   1796篇
  2014年   4030篇
  2013年   4400篇
  2012年   5808篇
  2011年   6684篇
  2010年   6171篇
  2009年   5918篇
  2008年   6887篇
  2007年   5507篇
  2006年   4651篇
  2005年   4634篇
  2004年   5775篇
  2003年   6894篇
  2002年   6173篇
  2001年   6531篇
  2000年   7341篇
  1999年   1738篇
  1998年   1014篇
  1997年   367篇
  1996年   114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评价信息咨询的模糊综合评判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信息咨询的三要素:即信息源(各种文本知识)、媒介(咨询方式与咨询员)和信宿(读者)出发,归纳出15种评价信息咨询质量的指标,建立起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一种模糊综合评判法,以客观地对图书馆信息咨询工作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992.
脱离社会现实的教育改革往往由于问题层出不穷而朝令夕改,这种“改革”成本最终要由学生承担。从根本上说,只有学校确实成为一个独立的教育单位而不是行政体系中的一个“行政单位”,才有真正为“素质教育”而废除考试的条件  相似文献   
993.
朝阳  张然 《河北广播》2004,(4):64-65
从美学角度研究广播节目,是一个新视角。这是受众不断提高的化素质对我们的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审美意识逐渐增强,对美的要求会更高、更自觉。广播作为一种影响广泛的大众化媒介,我们应该让广播节目更自觉地遵循美的规律,并以满足受众的审美需求作为我们节目的目标之一。在各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怎样按美的规律办节目、对广播节目进行美学思考,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相似文献   
994.
路鹃 《新闻世界》2004,(11):51-52
一、大众传媒是社会组织重要的外部关系。大众传播媒介在西方社会被称为“无冕之王”.“三权”之外的“第四权力”.有人说媒介是公众舆论的传声筒、反射器、发声器官、控制器或调整器.也有人说媒介是创造公众舆论的生成器。在现代信息丰十会中,媒介受众数量巨大,分布广泛,传播速度快,颇受广大公众的信任,成为公众的代言人.是引导和影响民意及造成社会舆论的主要力量。因此,了解传媒既是组织树立良好的形象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也是搞好危机预防、作好危机公关工作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95.
卢芳 《出版经济》2004,(12):30-32
语词编辑室作为上海辞书出版社的主要编辑室之一,主要出版语词类工具书以及和语词相关的专业学术论著.从1981年至今,语词编辑室共出版各类工具书和一般论著近200种.  相似文献   
996.
新闻娱乐化与传媒责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新闻娱乐化现象越来越受到传媒界的关注:娱乐新闻的比例加大,富有人情味、趣味性的“软”新闻在新闻报道中人行其道,严肃的新闻被娱乐的手法软化而包装成“娱乐信息”,强化新闻事件的戏剧性悬念或煽情性刺激的方面,新闻越来越故事化、学化。这些现象带来了媒体产业的表面繁荣,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97.
“媒介即信息”。电视与民众日益紧密的状态,迫使其生活发生巨变。而媒介本身带来的信息就这样轻而易举地摧毁了业已存在的生活方式。用麦氏的这一观点来解释“知道分子”的出现,可谓恰如其分。何谓知道分子,首先(需)要和知识分子这一概念作以区分。两皆立足于广博知识,但前则充分依  相似文献   
998.
廖燕 《声屏世界》2004,(3):15-16
一个以“木子美”为笔名和网名发表性爱日记的女性网络写手,2003年8月以来迅速走红。其性爱日记《遗情书》的访问量每日增长6000次以上,已经达到16.066万次,成为中国点击率最高的私人网页之。令人吃惊的是这个数字还在成几何级数增长。与此同时,有关“木子美”的评论也让人应接不暇,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这场讨论之中。这份日  相似文献   
999.
“受者中心论”负面效应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传者中心”论到“受者中心”论是传播理论的发展,它提升了受众的传播地位,消解了传者的独霸,促进了媒介的发展;但物极必反,“受众中心论”的理论在商业化背景中正被演变为“受众决定论”,其表现特征是:媒介追逐着受众,迎合受众,讨好受众,因此,随之而来的是媒介社会责任和功能的衰减,媒介主体意识的弱化,媒介内容的泛化和庸俗,品位与格调的低下等负面消极影响的连锁反应。媒介应正确处理好两个效益的关系,在坚持“社会效益”,发挥其社会责任和功能的前提下,最大化地满足受众需求,从而实现媒介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00.
分众化作为顺应市场分流、以受众信息需求差异为变量媒介对市场进行细分的一种传播手段,在给受众更多、更深刻的信息的同时,还有利于媒介之间的竞争以及媒介资源的合理利用。在看到分众化优势的同时,我们难免会有这样的疑问:分众化难道是一分就灵、百无遗漏吗?在实际操作中,对分众化存在哪些误区?这是本文想要探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