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6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4594篇
科学研究   139篇
各国文化   131篇
体育   111篇
综合类   245篇
文化理论   67篇
信息传播   38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161篇
  2014年   380篇
  2013年   369篇
  2012年   394篇
  2011年   525篇
  2010年   517篇
  2009年   433篇
  2008年   573篇
  2007年   404篇
  2006年   285篇
  2005年   204篇
  2004年   199篇
  2003年   178篇
  2002年   167篇
  2001年   144篇
  2000年   156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现代社会由于盲目地追求科技的进步,忽视了对人的精神的关怀,致使整个人类道德水平呈现下滑的趋势。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栋梁之才,他们的道德面貌也不如以前,特别是在诚信方面,出现了很多问题。孔子的诚信思想以“人格诚信”为主要内涵,“契约诚信”是现代社会对孔子诚信思想的进一步拓展和转化,由单方面注重学生的人格诚信转变到人格诚信与契约诚信并举,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大学生在诚信方面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92.
中国有悠久的传统化,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管理方法,本列出了我国春秋时期以孔子的私学、宋代的书院以及近代蔡元培领导的北大教育改革的一些管理特点,试图通过对我国私学、书院到大学等有代表性的高等教育机构的突出特点介绍,表现出其中的共性,其许多好的教育管理方法的方法给今天的高等教育以记录,值得今人借鉴。笔认为,以古为鉴,结合当今高教, 要办好现代大学必须要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营造一种优秀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正如钱伟大指出,现代大学必须打破“四个围墙。”  相似文献   
93.
试析孔子道德人格学说的主要范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人格主要范畴是指人的道德行为规范准则的主要内容.孔子道德人格主要范畴可概括为知、信、忠、孝与弟(悌).  相似文献   
94.
95.
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需要借鉴西方现代解释学的基本方法,回到经典文本,弘发孔子以“仁学”为核心的心性思想的现代价值。从对《论语》的解读看,其心性思想的现代内涵主要包括:倡导道德自律,注重推己及人;“仁为己任”,强调责任意识的人格追求;以“好学”、“善道”为重要内容的实践理性;仁是情理,具有浓厚的情感色彩。“仁”还是一种人生修养的方法和人生修行的境界。  相似文献   
96.
李铮  范敏 《华章》2011,(26)
本文对贝列罗莫夫的《论语》译介研究进行了概括和梳理,从其译风、译理研究、对儒学思想的独到见解以及对孔子思想在俄罗斯的现实意义的关注几个方面分析了贝列罗莫夫对孔子思想的诠释与解读,从而从他人的视角达成对自己的重新体认,得到更多对自身的启示与思考.  相似文献   
97.
孔子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建立了一套以"仁"为核心,浸透着仁爱精神的伦理法学思想体系,提出了一整套旨在维护礼治的"为国以礼"的礼治思想;倡导德治的"为政以德"的德治观;注重人治的"为政在人"的人治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今天进一步对之加以总结、发掘和探讨,对于我们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和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98.
推荐者的话     
鲍吉尔·原野的散文我以前没有读过,甚至没有听说有这么一个作家。开始读《羊的样子》,看到这么一个名字,我还以为是外国的。结果在网上一查,方知是蒙古族的散文家!我又在网上找到他其他的一  相似文献   
99.
张伟 《文教资料》2011,(16):114-116
孔子把人分五品,建构以"仁"为核心的理想人格,开拓精神领域的价值世界,直至"天下归仁"、"天下万物同体"、"天人合一"的圆融之境。以人格的理想建构来安抚心灵,最终达到人生完满健全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0.
曹军 《文教资料》2011,(14):105-106
孔子要求人们确立"无可无不可"的生活态度,以可进可退、与时相宜的方式去处世。孔子由此设定了一种内方外圆、外柔内刚的理想人格,创导了"和而不同"的人生哲学,启示我们用"和而不同"的理念平衡人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