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篇
教育   1585篇
科学研究   25篇
体育   25篇
综合类   16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227篇
  2013年   146篇
  2012年   141篇
  2011年   142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近年来,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一直是历史学科的重要研究课题。在教学中历史教师应不断认识到,要积极运用建构主义、多元智能和最近发展区等先进理论,努力尝试转变教学方式,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以期提高教学的效率和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02.
本文从数控专业教学实际出发,根据教育教学经验,从中职学校的学情决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引入的必然性和中职数控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两方面,初步探索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并从教学组织、教学进行、教学评价、开放办学四个方面简单说明.  相似文献   
103.
吴旭辉 《广西教育》2011,(10):38-38
在教学过程中,时常会出现一些课前没有估计到的情况,如讲授的疏漏,演示的失误,板书的错误,学生的违纪,外界的突然干扰等,直接影响着一节课教学计划的顺利完成和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面对这些情况,教师要及时、正确、妥善地处理,把发生的“变”对课堂教学的影响减小到最低限度,并在可能的情况下,把在“变”中出现的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产生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或加深对知识理解的效果,从而促进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4.
新课程改革强调课堂教学应焕发生命的活力,教师必须注重教学的动态生成性,捕捉教育生成点,全面实施教学育人。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情,发挥教育机智,充分利用课堂生成资源,相机而教。要想课堂上学生生成的资源"为学所用",就要努力捕捉课堂教学中的生成点。  相似文献   
105.
陶行知曾说过: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关注学情是教学内在的需要。为了解学情,教师在教学中应特别关注以下几方面:学生的知识背景;学生的已有经验;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的思维水平;学生的可发展状况;学生的个性差异。那么,对小学数学教师而言,该如何真正把握学情、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呢?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相似文献   
106.
张铁辉  刘硕 《考试周刊》2011,(54):120-121
鉴于高职学情,当前公共英语配套多媒体课件存在着诸多不足,为了进一步增强教学效果,本文提出了开发英语多媒体课件的策略和相关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07.
《致橡树》是诗人舒婷的成名作,也是她的爱情诗代表作,更是一首新时期女性的爱情宣言。作者以新的视角,运用象征手法,否定了传统爱情观,肯定了平等独立、互依互助的新型爱情关系。在教学中应遵循单元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意象,体会诗中的情思和意味。  相似文献   
108.
由于家族遗传、学前教育、家庭环境等的不同,一年级学生在进入小学就读时,他们在知识储备、行为习惯等方面早已不是“零起点”。具体表现在识字上,量(认字数量)和质(字的掌握程度)上均有差异。如果教师仍然把所有的学生都当作一张白纸,采用千篇一律的教学方式,就会导致一部分学生课上一无所获,无所事事,另一部分学生则始终处于追赶态势的尴尬局面。所以,  相似文献   
109.
混合式教学模式是教育现代化的内在要求。针对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以教为主”“缺乏互动”“学情不清”的问题,结合雨课堂与QQ对综合日语Ⅰ~Ⅳ开展了混合式教学改革,基本实现了“以学为主”“实时互动”“明确学情”的有效转向。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改革使学生的学习主体性确立,日语能力提高,专业学习自信增强。  相似文献   
110.
吴雅娉 《考试周刊》2014,(74):118-119
<正>教师和学生作为具有独立人格价值的人,是完全平等的,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教师要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师生关系应该与时俱进,以学生为本,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教师的一切活动都要建立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这样才能保证完成教学任务,如果教师要受到学生的尊敬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树立好自己的形象。平等、民主、亲密的师生关系是营造和谐愉快课堂气氛的基础。教师自身素质修养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和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