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8篇
教育   1645篇
科学研究   249篇
各国文化   55篇
体育   98篇
综合类   51篇
文化理论   24篇
信息传播   112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130篇
  2014年   347篇
  2013年   200篇
  2012年   257篇
  2011年   242篇
  2010年   186篇
  2009年   184篇
  2008年   205篇
  2007年   143篇
  2006年   173篇
  2005年   159篇
  2004年   191篇
  2003年   183篇
  2002年   148篇
  2001年   99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 毫秒
31.
博客选萃     
编者按:2006年,在于良芝、范并思等图书馆学专家的倡议下,中国图书馆学会启动了培训基层图书馆馆长的“志愿者行动”,每年在志愿报名的基础上,选拔若干专家、馆长分赴中西部各省开展培训工作。志愿者们严守“四不原则”——不带家属、不吃请、不旅游、不办私事,秉承“四同精神”——与基层学员同吃、同住、同学习、同讨论,使这项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党和国家最新图书馆政策的解读和落实、为学术研究和实践的互动与结合、为激发基层图书馆的创新精神和活力发挥了独特作用,被誉为加快基层图书馆馆长进步的“黄埔军校”,而那些担任教官的志愿者们则被誉为“感动中国的图书馆人”、“图书馆界最可爱的人”。  相似文献   
32.
在暨南大学图书馆华侨华人文献信息中心华侨华人文献专藏建设实践基础上,着重论述在印刷型华侨华人文献收集过程中,如何在熟悉文献总特征的前提下,利用网络书目和华侨华人研究的学科语言,将专科文献学知识与华侨华人专业学术素养有机结合,筛选、采集到全面、系统、连续、专业的学术性资料,为华侨华人学术研究提供充分的文献保障.另外,拓展文献捐赠与交换等非常规采选渠道对于华侨华人资料,尤其是灰色文献的有序化集纳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3.
2001年7月,中央电视台在创建科教频道的同时开办了<百家讲坛>.这是一档由专家学者作为主讲人,将学术研究通俗化和传统文化普及化的大型电视讲坛类文化栏目.经过几年探索和运作,2004年后<百家讲坛>名声鹊起,收视率节节攀升,成为科教频道乃至整个央视的名牌栏目之一.  相似文献   
34.
纸上储瑞耕     
2008年2月16日,虽然是一个平常的日子,但对于《河北日报》来讲,这日子又有一些不那么平常,因为这家报纸有一个言论专栏——"杨柳青",已经坚持了整整20个年头。一个专栏,由一个人主笔,连续不断20年(而且以评委会全票通过获得首届中国新闻奖名专栏奖),这在中国的共产党党报史、报纸史和新闻史上,是没有先例的。这个专栏的主笔,就叫储瑞耕。  相似文献   
35.
西方媒介跨媒体、跨地区、多元化经营进行得如火如荼,甚至在跨国界经营上也有成功的实践经验,而中国对跨界经营在近年来才进入学术研究领域,并且一直处于探索阶段,在实践上也是从试点开始,边走边看,走上一条渐进式扩张之路。中国媒介产业是有其特殊性的,首先表现在中国媒介被赋予了喉舌功能,  相似文献   
36.
王波先生撰著的<阅读疗法>是中国内地第一本关于阅读疗法的理论著作,填补了大陆图书馆学、阅读学、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领域的一个空白.该书论据充分,论证严谨,文体结构合理,文句流畅.既是一部优秀的学术著作,同时也具有科普意义.  相似文献   
37.
中国的博物馆学研究已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通过对中国博物馆学史材料的初步检视,认识到这门学科是从一种外来的知识介绍传播起步的,而不是对本土的实践进行理论总结而上升成为的一门科学。随着博物馆知识的积累,各种打上时代特色的关于博物馆的思考出现了,这种思考逐渐变成一种理论探讨、一种学术研究,作为学问的特色逐步形成,在这种探索过程中,人们不可避免地要追求其学科特点,建立有学科特色的体系与规范。我们从学史的初步研究中看到了这种努力与发展趋势,但就严格的科学定义而言,博物馆学家如果要把博物馆学发展成具有历史学、考古学一样的水准的学科,要走的路还很长。  相似文献   
38.
王静 《档案管理》2006,(5):57-57
学术研究无禁区。执行标准要统一。章提出的问题颇具典型性。新提解决方案可算一家之言。但在实际工作中。仍应严格执行《归档件整理规则》(以下简称“规则”)。因为“规则”对归档件的“件”的含义说得很清楚,同一事由(合同一会议)的件应该有几件算几件。不能因为单张件多而按事由(问题)或其他特征合并为一件或几件。作为国家行业标准,“规则”的制定和实施是以规范书处理(含归档)工作为依归的。如果因为归档件的不规范而另立标准。那就有违制定“规则”的初衷了.[编按]  相似文献   
39.
杜泽逊 《图书馆杂志》2006,25(10):72-74
《四库全书总目》(简称《四库提要》)为中国传统学术集大成之作,张之洞认为《总目》是从事学术研究之“良师”,洵非过誉。唯卷帙浩繁,出于众手,偶有疏误,诚所难免。余撰《四库存目标注》,寓目《存目》之书不下五千种,每见《提要》讹误,辄笔于简端,经、史两部陆续整理刊布,此则子部,聊作赓续之篇,仍希读者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40.
李海燕 《图书馆杂志》2006,25(11):92-93
在武汉大学出版发行系读本科的时候,对王建辉的学术研究就有所耳闻,其时他是我们学校的兼职教授。虽不曾有缘聆听先生教诲,但还记得和他的学生聊天,这位师兄颇以能拜王建辉门下为豪。拿到这册《老出版人肖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3月版),不禁忆起,三年前的我,是不是还在入神地听着出版史老师抑扬顿挫地讲解出版界逝去的岁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