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1115篇
科学研究   6篇
体育   16篇
综合类   6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164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鸡兔同笼"是一类问题的总称,用哪种方法教,哪种方法更易让学生接受,这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来判断。"鸡兔同笼"的教学要重视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它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的层面,它在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以及化归、枚举、数形结合、假设、建模等数学思想方法,还有关注孩子思维成长方面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而这些数学思想方法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来说,会产生不一样的选择倾向。教学中要让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思考、发现、比较,应用画图、列表、假设、方程等方法来解决,揭示感性经验背后理性抽象的数学经验,让学生获取具有概括性、普遍性的数学知识,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变。  相似文献   
82.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的习作目标指出:"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可见,小学生作文,不像作家一样进行文艺创作,而是一种学习。  相似文献   
83.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我们不难发现各个学段的朗读教学都要求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这里所说的“充分地读”.并不是无目的、无要求、一遍遍、枯燥无味地傻读,而是有理解、有体验、有感受、能传情达意地朗读。  相似文献   
84.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体,最主要的条件是促使学生具备学习的兴趣。"兴趣"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培养学生多向思维,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兴趣的培养可以从营造课堂氛围,采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多元化朗读,读写结合入手。  相似文献   
85.
刘新 《考试周刊》2014,(5):39-39
<正>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古诗词的学习特别强调情感体验,第一学段要求"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第二学段要求"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第三学段要求"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依托作品,采用多种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受到熏陶感染,培养学生的语感,激发其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一、故事激趣。喜欢听故事是儿童的天性,不少随古诗词作品流传至今的故事、传奇很有趣,若能把握时机,予以穿插,则既可以帮助理解古诗,体会诗人情感,又可以使学生在紧张的脑力活动中得到调节享受轻松愉快如在教学赠汪伦  相似文献   
86.
正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作文教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学生的作文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是,习作教学"少、慢、差、费"的问题仍普遍存在。因此,我们语文教师需要不断探索和研究,改进指导方式,提高作文教学效率。一、习作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一)学段目标不明,任意拔高,降低学生习作的兴趣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将第一学段的习作教学的目标定位为"写话",第二学段习作目标为"习作"。为了降低学  相似文献   
87.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的阅读教学要求是:“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因此,从第二学段开始,学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应该成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和学习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方法。但是,学生往往对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掌握得不是很好,不得要领,缺少方法。  相似文献   
88.
沈丹 《小学语文》2014,(1):46-49
语段教学是小学语文第二学段的教学重点。然而,目前的语段教学存在着重内容、轻语言,重感悟、轻运用,重知识、轻能力的现状。要提高语段教学实效,教师必须走出只关注“内容”和“知识”的误区,找准有价值的语段,落实语言文字运用。  相似文献   
89.
顾健 《考试周刊》2014,(91):46-46
<正>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第一学段的阅读教学不仅承载着识字教学的任务,还担负着积累语言、朗读教学的任务。在这一阶段,要为阅读、写话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低段教学中,应当格外重视阅读与识字教学之间的联系,力争使二者恰如其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自然的统一体。顺应了孩子的识字心理,我们才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以《大禹治水》为例,谈谈识字教学。一、揭示课题,学习"治"字  相似文献   
90.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衔接是青少年心理发展阶段性和连续性统一规律的内在要求,也是建构多层次、系统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现实要求.文章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视角探讨衔接问题:纵向从目标、内容、过程讨论心理健康教育在不同学段间的衔接;横向探讨心理健康教育的参与要素、实施主体和工作模块三个层面上的沟通和联系.只有纵向和横向的全面衔接才能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完善和发展,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和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