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34篇
科学研究   52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5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自传界纯粹探究自传的真实性问题的研究路径已经几乎被舍弃,许多批评家认为,对自传文类来说,探讨自传的真实性,没有多少实际意义,而文本、自我、身份的问题开始占优势。概而言之,对自传的理论研究可分为两大流派:一是把自传作为基于自我存在的本体论的概念的文本、流派进行研究的古典自传理论派;一为视自传为虚构文本的解构隐喻派。自传作为一种普遍的文化人类学现象,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哲学家、美学家、人种学家、社会学家、精神分析学家、解构主义者、后殖民和女性主义者的目光。而中国的自传理论研究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82.
真理问题是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争论的一个重要方面,科学理论为真或近似为真被视为科学实在论立场的必要部分。然而德维特主张实在论应当排除与真理有关的语义学和认识论,倡导无真理的实在论;此外,实在论的视角主义、建构经验论、依赖模型的实在论均可视为消除或削弱科学实在论与真理关系的尝试。上述立场构成了科学实在论与真理关系的消除主义进路,该认识有助于人们形成更恰当的实在观。  相似文献   
83.
探讨了数字信息所具有的能虚拟全息化和全方位、智能化、能临境的功能,以及容易变异、异化的性能,阐述了数字信息的出现对本体论实在论产生的冲击,并使得客观知识的本体论地位更加凸现。  相似文献   
84.
胡塞尔自我理论的演变过程是复杂迷离的。通过演变过程勾画了胡塞尔自我概念的明证性,纯粹所予性的特质系本要旨。  相似文献   
85.
内在实在论与现代唯物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美国著名哲学家普特南的语意学、内在实在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现代唯物主义必须回答的一些问题。文章认为:现代唯物主义必须回答物自体的康德悖论,在不同意义上承认纯客体和认识论客体;现代唯物主义必须充分重视哲学问题的语言分析;现代唯物主义有必要对实用主义和实用的态度作恰当的区分。文章力求在20世纪的哲学背景下理解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86.
理查德·罗蒂立足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文化自由主义、相对主义和后哲学文化论,建立的协同性实用主义,批判分析哲学、现象学、传统的认识论、反映论、符合论和真理观,肯定解释学的功能与教化作用,否定客观性、绝对性、永恒性和不变性,反对理性主义、科学主义和实在论,主张解构形而上学,创立无冕哲学,提倡工具主义、约定主义、实用主义、多元主义,以及心灵与社会的协同性作用。  相似文献   
87.
儿童的心理理解已逐渐被认为是认知发展的基础领域之一.皮亚杰进行的开创性研究对当今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研究具有重大的影响.实在论、泛灵论和自我中心主义三个重要的概念构成了皮亚杰关于儿童心理理解的主要观点.  相似文献   
88.
罗纳德·吉尔将视角主义应用于解释科学现象,他将科学观察和理论模型都看成是视角的,并形成了对科学知识的视角主义解释。在他看来,科学家认识世界,观察工具和理论模型,都不是完全透明的,即都不是对世界的直接记录和陈述,透过它们,科学家获得的是关于世界的局部的、有限度的知识,而非与世界本身相符的客观真理。吉尔挑战了关于科学知识的两级解释即客观实在论和建构主义,他的科学视角主义,实际上选择了一种较为温和的中间立场。  相似文献   
89.
哈斯科反对把客观性与价值中立等同起来,提出"客观非中立"的观点,认为客观性其实就是一种冷静、公正与诚实的研究态度.但是由于其实在论的立场,他依然把历史学家个人的主观因素与客观性对立起来,要求历史学家悬置、超脱自己的立场.我们应该抛弃哈斯科的实在论立场,采取更加合理的中问立场,这样客观性就并不要求历史学家悬置、超脱其自身的价值偏好,而仅仅要求其偏好要公正地对待所有相关的历史事实,从而在历史学家个人的主观因素与历史事实之间保持一种合理的关系.  相似文献   
90.
从介绍后凯恩斯经济学起源与发展历程开始,通过探讨后凯恩斯经济学基本的方法论,对凯恩斯经济学范式进行了恢复和拓展。由于后凯恩斯经济学的主要是在西方发达国家的环境下建立起来的,其背景状况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并不完全适应。由此就更需要研究出相应的经济政策来解决我国实际的经济问题,为经济学的发展创造出更多的贡献和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