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894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29篇
教育   36199篇
科学研究   1166篇
各国文化   136篇
体育   728篇
综合类   1147篇
文化理论   126篇
信息传播   2457篇
  2024年   114篇
  2023年   465篇
  2022年   394篇
  2021年   445篇
  2020年   541篇
  2019年   617篇
  2018年   304篇
  2017年   621篇
  2016年   703篇
  2015年   1149篇
  2014年   2623篇
  2013年   2596篇
  2012年   2972篇
  2011年   3459篇
  2010年   3192篇
  2009年   2962篇
  2008年   3529篇
  2007年   2686篇
  2006年   2146篇
  2005年   1816篇
  2004年   1763篇
  2003年   1729篇
  2002年   1523篇
  2001年   1294篇
  2000年   940篇
  1999年   363篇
  1998年   252篇
  1997年   191篇
  1996年   143篇
  1995年   108篇
  1994年   94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75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16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我国古典诗歌中描写手段的发展是日臻完善的,这种完善的过程在形容美女的诗歌中表现得很明显。作为艺术手段的铺陈描写,它从对形象的正面描写发端,经历了侧面烘托,再发展到效果性细节的形容,逐渐趋向于丰富和完善。集中是构成诗歌形象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它同时又是其他文学形式所共有的审美要素之一,因此将其列为诗歌审美规范的独具的重要特征,显然是不恰当的。  相似文献   
62.
顾拜旦构建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理论大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产生的背景和顾拜旦的言论等文献的分析,认为:顾拜旦把人的和谐发展与世界的和平发展作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出发点,通过奥林匹克的文化活动培养和教育青年.为了保证奥林匹克运动理想的实现,他设计了各种仪式、文化活动,制定了各种制度保证奥林匹克运动的神圣性、独立性和纯洁性.顾拜旦架构的奥林匹克运动既继承了古代奥运会的宗教精神、教育价值和审美艺术,又根据历史条件赋予时代精神,提出了崇高的奋斗目标,使现代奥林匹克运动连接了古代文化、现代精神和未来理想,成为促进人类的和谐、和平发展的社会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63.
在现行高中语文教材中,仅就美学意蕴而言.李乐薇先生的《我的空中楼阁》是一篇登峰造极之作。文章篇幅不长。但称得上是一座小型的文学“富矿”.这给执教的教师提出了严格要求.一是必须具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和丰富的审美经验,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慧眼”:二是要掌握一定的授课艺术。能解读出作品中蕴含的美学元素,交给学生一把探宝的钥匙,自行探宝.学有所获。  相似文献   
64.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以来,中国电视形态开始逐渐挣脱传统意识形态说教的桎梏,其主要表现形式便是一次旷日持久的纪录片运动。这一纪实运动的生命可以说就是对“真实”的追求。《生活空间》《新闻调查》(中央台),《纪录片编辑室》(上海台),《生活》《纪录》(浙江台)等栏目推出的纪录片作品以全新的视角、全新的手法、全新的理念吸引了广大的电视观众。看惯电视专题片连篇累牍的宣传与说教的中国观众,被电视纪录片的朴素纪实手法所震撼。  相似文献   
65.
从国际规则变化分析竞技体操技术发展的美学形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分析对比法,对竞技体操规则变化进行了深入详尽地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规则的每——次修改和完善,反映了新时期、新阶段体操运动发展的总趋势,使得竞技体操技术呈现出阶段性的美学形态。更加向着艺术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6.
艺术魅力的生成机制作用于多方面的因素。从艺术评价、创作心理、欣赏习惯及文学史观的角度来看 ,文艺作品作为人类情感的符号 ,其艺术魅力的生成中起着动力和源泉作用的是审美情感。  相似文献   
67.
高震 《声屏世界》2003,(1):21-23
早想就《南方周末》(2002年4月25日)《崔永元炮轰电视庸俗化》和解玺璋先生的《电视为什么不能庸俗化》(同  相似文献   
68.
文化作为一个广义概念,可以划分为技术体系和价值体系两大部类:技术体系表现为文化的器用层面,它是人类物质生产方式和产品的总和;价值体系表现为文化的观念层面,即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产生的价值取向、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凝聚为文化的精神内核。[1]将服饰文化纳入到这一广义范畴,它所包含的“技术”和“价值”体系,前者是指服饰本身,后者则是指服饰观念。因此,近代上海服饰的变迁,不仅是器用层面上服饰本身的变化,也是服饰观念的更替。甚至可以说,服饰观念的变化是服饰变化的深层次动力。在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交融、传统社会向现代…  相似文献   
69.
宗璞在《紫藤萝瀑布》中发挥新奇丰富的想象,调动比喻,拟人等手法,精细生动地描写了藤萝花的勃勃生机和妩媚的持征,营造出美妙生动的意境,从而洞察到生命的本质,而作者的情感从始至终都体现出一种含蓄深沉。  相似文献   
70.
李怡  于荣 《游泳季刊》2002,(3):37-38
表象训练是德国的马尔茨博士在1960年提出的,如今已被各国普遍运用,并取得较好效果,它与智力的高低不相关。所谓表象训练,即把过去已有的经验储存在记忆里的运动感觉再进行意识化的过程,并不是完全由想象产生的表象。表象演练已被众多研究认为具有提高运动操作之功效。1979年,此概念又被分为两种类型:外在表象与内在表象。外在表象是指对某一运动的观看所描绘出来的表象(第三人称,视觉的)。内在表象是指想象自己真实完成动作的情景(第一人称,动觉的)。它包括感受肌肉和情绪的各种反应,是复合性感觉的表象。明确区分这两种概念的不同性质,对表象训练产生的效果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