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74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62篇
教育   17168篇
科学研究   1322篇
各国文化   111篇
体育   650篇
综合类   459篇
文化理论   85篇
信息传播   2173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256篇
  2022年   156篇
  2021年   254篇
  2020年   316篇
  2019年   243篇
  2018年   111篇
  2017年   269篇
  2016年   382篇
  2015年   683篇
  2014年   1902篇
  2013年   1404篇
  2012年   1719篇
  2011年   1938篇
  2010年   1773篇
  2009年   1730篇
  2008年   1991篇
  2007年   1520篇
  2006年   1144篇
  2005年   1017篇
  2004年   771篇
  2003年   628篇
  2002年   463篇
  2001年   509篇
  2000年   408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51.
辛亥革命时期,中国人婚姻家庭观念的变革十分突出。婚姻观念方面的变革主要表现在反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传统婚姻,主张婚姻自由;反对早婚,提出了适宜的婚龄;反对以金钱维系的聘仪奁赠的卖婚现象,主张删繁就简的文明婚礼;主张离婚、再嫁自由,否定片面贞操观。家庭观念方面的变革主要表现在对传统大家庭组织的批判;对旧的传统家庭关系的批判,要求建立新型平等关系;主张废婚和毁家。  相似文献   
52.
53.
现行高二化学72页的一则家庭小实验——“改变花的颜色”,实验如下:将两朵红色(或紫色)的鲜花,分别插入食用白醋稀溶液和碳酸钠(纯碱)稀溶液中,注意每天更换上述稀溶液。几天后,你会发现花的颜色奇迹般地发生改变。这个实验给你什么启示?  相似文献   
54.
美国著名儿童早期教育学家、教育学博士莫里森(Georges.Momson)的《当今儿童早期教育》在国外早就十分引入注目。它的第八版在中国出版发行,为我们审视中国的儿童早期教育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55.
文章分析了彭州市建立农村“和谐家庭档案”的基本情况、效果、作用,并提出了进一步搞好“和谐家庭档案”的对策。  相似文献   
56.
《学前教育》2006,(10):49-49
为了让社区内的3岁前儿童都能接受到更好的早期教育,我们和周边其他4所市、区级早教基地——立新幼儿园、航天部机关幼儿园、建设部幼儿园、五色土婴幼园联合起来,和甘家口街道办事处共同组成了早教联合共同体,为社区3岁前儿童及其家长提供场地、教育和服务。居委会主任协助我们每半年统计一次儿童名单,包括新生儿、特殊儿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人数及其相关资料:协助我们定期发放育儿资料,逐渐形成制度。  相似文献   
57.
为了解决好普通高校中家庭贫困大学生的问题.中同教育部会同财政部、银监会、中国人民银行,采取一系列措施,大力落实对家庭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和扶持政策,努力保证家庭贫困的大学生都能顺利完成学业。  相似文献   
58.
档案情缘     
马金华 《湖北档案》2002,(12):22-23
我是一个家庭档案资料收藏的爱好者.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家庭档案一直是我几十年来业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记录它、收藏它、整理它、利用它、欣赏它,从中获取了不少的收益和乐趣.  相似文献   
59.
论家庭在培养学生体育意识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体育意识是学生坚持体育锻炼的重要条件,在培养体育意识过程中要重视家庭的作用。家庭对学生体育观念形成的影响主要是家庭健康观念、家庭体育活动开展情况和家庭体育消费情况。要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家长要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营造家庭的体育氛围,积极投资体育,给子女足够的锻炼时间,利用学校中的场地器材进行锻炼,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以家庭为单位的体育活动,向子女学习与传授体育锻炼技术。  相似文献   
60.
五四时期出现的家庭改制观,是在人们无法忍受中国封建家庭的奴役下,在西方文明的感召下,中国知识分子为争取平等自由权力,为结束非人的生活而抗争的集中体现。他们的目的是为了让国人从旧家庭的黑暗中挣脱出来,获得做人的资格,从而求得自由幸福的人生。尽管有些观点失之偏颇,因受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虽然在知识分子中有一定的吸引力,却不可能被整个社会所接受,但是这种家庭改制观作为一种哲学的思考,作为一种人的解放学说,它具有理论上的深意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