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1篇
教育   171篇
科学研究   14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宽恕     
宽恕定义——对冒犯自己的人,不计对方态度如何,都不会怨恨、反击、报复,甚至索取赔偿。目标当他人冒犯我时,我要做到:不怨恨他人。不报复他人。当自己冒犯他人时,要主动寻求对方的宽恕。品格小故事森林徒步穿越树墩子学校的同学们终于盼来了学校一年一度的春季野外穿越活动。按照传统,树墩子学校的同学们将被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将抽到一张路线图。按照路线图成功穿越的小组将成为年度穿越冠军。今年的越野赛,哼哼龙、小鹿阿美、  相似文献   
62.
对下列题目做出最适合你的选择。1.当你的朋友做出你极不赞成的事时:A.你会跟他断绝来往。B.你会把你的感受告诉他,但仍然保持友谊。C.你会告诫自己此事与我无关,同他的关系依然如故。2.你很难宽恕严重伤害过你的人吗?A.很难原谅他。  相似文献   
63.
蔡明 《江苏教育》2007,(1):39-40
星期天,清晨,办公室,我正准备打电话,青青同学走进了我的办公室.说想和我聊一聊。  相似文献   
64.
杜嘉班纳事件折射出了其企业危机公关的诸多问题:企业价值观的混乱、传播路径选择的无序和危机公关策略的不当,以及由此导致的危机公关传播效果欠佳及品牌信任修复失败。本文拟从杜嘉班纳案例切入,以网络民族志参与式观察及焦点小组访谈等质化研究方法,从社会学、传播学、市场营销学及心理学等学科角度探讨公众视角下影响企业危机公关传播效果的各个要素,以期为企业危机公关过程中的策略使用提供可行性建议。本文创新性主要在于以公众为核心,从公众视角进行探究,因为所有企业危机公关传播归根结底都是与公众的"对话"。  相似文献   
65.
宽容的力量     
有一位老父亲,在女儿出嫁的那一天,众多宾客高高兴兴、把酒言欢的时候,一个人躲在洗手间里轻声哭泣。他哭得很尽兴,也很快乐。原来他女儿年轻时放浪不羁,让他和太太感到非常头疼。后来,女儿遇到了一位好老师,生活态度发生很大改变,不但顺利完成大学学业,还觅得了一桩好姻缘。老父亲看到女儿如此幸福地出嫁,感慨之余也暗中发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今后如果自己碰到有人犯错,一定要仁慈地宽恕他、给他一份温暖和希望。他还把自己的这伤心得分享给了朋友。  相似文献   
66.
盛丽 《大观周刊》2012,(46):68-68
有鉴于我国反垄断法对于宽恕政策的笼统规定以及我国经济发展现状,本文从宽恕政策的法律规定出发,对我国宽恕制度的立法现状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67.
宽恕     
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图图曾经说过:没有宽恕,就没有未来。宽恕的力量不是来自面对已经存在的黑暗,而是来自面对人性的光明。宽恕的结果,或许当时没有回报,但是它在人们心灵中激起的巨大反响必将照亮漫漫未来。  相似文献   
68.
《圣经》福音书里残暴的总督彼拉多在小说《大师和玛格丽特》中成了虔诚向善、令人同情的骑士;魔鬼撒旦也成了维持正义、维护人对上帝的信仰的公正法官;为人类受难的基督在此则似乎是一个坚定个人信仰的人.此外,小说还描写了坚定对上帝、对宽恕与爱的精神信念的大师和玛格丽特.作者塑造这些人物就是要给道德败坏、陷入价值虚无和信仰危机的深渊的人们指出一个精神路标:至善、宽恕和爱的体现--上帝,才是这个世界的主宰.  相似文献   
69.
本文对孙玉石先生的《关于<风筝>》研究文章中的某些观点提出不同看法。文章认为:对儿童心灵施暴是近于犯罪的行为,是不能、也不应该得到谅解和宽恕的,这正是作品的深刻主题和内涵,而大多数研究者却忽略了这一点。同时,《风筝》中的“我”应理解成作品中的一个人物,如果简单地理解成鲁迅本人,会削弱作品的普遍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70.
陈丹燕的长篇小说《绯闻》中,王朵莱在寻找爱情真谛的道路上迷失了方向,以爱为名伤害他人,因此落入罪孽的深渊而承受磨难。在磨难中因上帝的指引与博爱而感受宽恕之爱、纯真之爱、自然之爱,最终领悟爱情的真谛,寻回迷失的自我,感悟生命的意义。本文以此探寻小说中蕴含的浓烈的基督教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