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0篇
教育   73篇
科学研究   11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春天来了,静悄悄的,没有鸟语,没有花香,到处死一样的沉寂……"这个可怕的春天景象是美国女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在1962年出版的《寂静的春天》一书中描写的,她经过长达四年的调查研究,用大量的事实揭露了杀虫剂在农业上的广泛应用给生态环境带来的严重破坏。在她的书中,她尤其抨击了一种叫做滴滴涕的杀虫剂。  相似文献   
82.
寂静的春天     
荆墨 《湖北档案》2009,(1):71-71
春天像做了一个冬季的梦,梦醒了,梦里的柳烟繁花就在你的眼前。不远处的田野若隐若现,朦朦胧胧,丽影婀娜。恍惚间.仿佛置身于云雾飘渺的仙境.徜徉其中,顿觉神清气爽。  相似文献   
83.
周新桥 《知识窗》2010,(6X):1-1
<正>记得我孩提时代所见到的校园,教室里书声朗朗,活动室里琴声悠扬、歌声嘹亮,运动场上哨子声、"加油"声、欢呼声此起彼伏,课外活动时间处处欢声笑语……那是一个个万物生长、春意盎然的校园!  相似文献   
84.
孙霄 《世界文化》2014,(8):31-33
美国女作家蕾切尔·卡森的代表作《寂静的春天》(1962年)一问世,就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书中阐发的生态危机意识令人震惊,引发了公众生态意识的觉醒,促成了各种环境保护组织的成立。因此,该书被认为是现代环境运动的肇始,生态文学的里程碑。E.B.怀特曾评价《寂静的春天》是一本“和《汤姆叔叔的小屋》一样的书--一本有助于改变潮流的书”。  相似文献   
85.
夏蚕 《快乐阅读》2010,(3):40-45
一、平行线突然有了效点 黄昏,一抹彩霞像是碧海中的一尾鱼滚动着金色的鱼鳞。偶尔一丝极淡的光线透过教室的玻璃窗洒在我睡眼惺忪的脸上,这时老麦笑着说:“嘿,光把你的口水照得亮晶晶的。”  相似文献   
86.
45年前的4月14日,一位用生命为自然讴歌、呼唤春天永驻的优雅女性,在平静的痛苦中离世而去。她,就是为这个世界奉献了传世名作《寂静的春天》的海洋生物学家、科普作家蕾切尔·卡逊。  相似文献   
87.
精品导读     
《甘肃教育》2014,(24):128-128
正《夏山学校》□A·S·尼尔(英)内容简介:A·S·尼尔主张尊重孩子的天性,以爱鼓励孩子自由发展。因此,夏山学校也天然具有博大的胸怀和巨大的魅力。许多孩子来到夏山之前,大多是厌学、自卑、叛逆,是家长和老师眼中的"问题儿童"。但是,他们来到夏山后,自觉自发地学习,独立自主地生活,充满自信,也懂得爱己爱人,每个孩子的身心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而这无疑是夏山学校最具魅力之处。全书通过一个个动人的小  相似文献   
88.
27日晚11点,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的4部作品正式公布。与此前的传言和猜测基本一致,获奖作品是贾平凹的《秦腔》、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周大新的《湖光山色》和麦家的《暗算》。在某门户网站进行的调查中,四成网民表示没有读过本届获奖的任何一部作品。四部作品中只有《秦腔》的阅读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89.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以美国女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森的环保名著《寂静的春勘面世为标志,全球正式拉开了“生态学时代”的环保大幕。二十一世纪初,以日本的福岛变成核污染的“灾难之岛”为警钟,人类对核电事业的何去何从再度展开了思考。展望未来的全球核电事业,无疑将呈现出一个增长——稳定——减少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0.
李锐“农具系列”短篇小说的主题以农具为基点衍射到农村现代化进程中不同的层面。其质量上乘者以叙述口吻的冷静、人物心态的平静和周围景物的安静三种方式交互切入内容.题材的内在悲凉感进而延展为一种寂静的艺术效果。相关农具的图文资料与小说正文的匹配于寂静之外亦彰显出某种形式的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