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47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4611篇
科学研究   217篇
各国文化   13篇
体育   298篇
综合类   120篇
文化理论   43篇
信息传播   470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32篇
  2022年   144篇
  2021年   112篇
  2020年   127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104篇
  2016年   154篇
  2015年   296篇
  2014年   611篇
  2013年   318篇
  2012年   353篇
  2011年   404篇
  2010年   438篇
  2009年   356篇
  2008年   401篇
  2007年   365篇
  2006年   226篇
  2005年   294篇
  2004年   164篇
  2003年   131篇
  2002年   116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91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81.
<娇红记>是继汤显祖的<牡丹亭>之后的又一部宣扬至情的传奇创作,只是孟称舜看到了在思想解放的年代.人欲逐渐超出了道德可以管束的范围,变得一发不可收拾.社会上充满淫亵的味道,所以努力把"情"建构在遵从道德的基础上.晚明是个复杂的社会,人们对传统的价值观念开始怀疑,士商的互动让知识分子对于一直信仰的道路产生疑问.孟称舜自然脱离不了这样的社会,他也开始反思了.  相似文献   
982.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是习作的源泉,源头盛而不竭。”生活中蕴涵着丰富的写作素材,但由于学生活动范围小,观察能力不强,对周围的事物往往熟视无睹,他们不知道应该怎样去运用生活中的素材,写出来的文章既不表“情”,又不达“意”,严重影响了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983.
吴趼人的写情小说在晚清小说史上独树一帜,其对传统道德的呼唤,引起了诸多研究者的关注。本文拟在前辈学者的基础上,对吴趼人道德救世梦想在其写情小说理论及创作中的影响进行分析,其小说理论中其对情与理的阐释,创作中创作手段的运用,无不显示出吴趼人传统道德文化观的痕迹。  相似文献   
984.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俏兮”《诗经·月出》一轮皎月从诗经里照射出澄澈、美丽的光芒,从此中国人那根极轻妙、敏感的心弦被温润晶莹、流光迷离的月色轻转拔响,一切欢欣愉快、生死别离、忧患得失都假月相映,创造了许多优美的审美意境。胡月寂寂,霜月清清,山月苍苍,诗人们借月的绰约、柔媚、凄婉或抒发相思离别之情,  相似文献   
985.
《隐身衣》凝聚着杨绛对生活的切身体验和独特感悟,饱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生存方式。它启示众生,在生活中,要含蓄做事,谦逊待人,不张扬,不显摆:要承认差异,尊重个性,选择适合自己性情的:要衡量自己的能力,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全面体现价值;要保持平和的心态、超然的思想,排除利欲干扰,潜心做自己能做的事。这样,才能在复杂的人生旅途中轻松愉快地度过一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986.
主持人恰当运用共情能力可以使交流更加深入,节目内容更加生动、饱满。培养谈话节目主持人的共情能力,一要提升共情素养,克服过分强烈的自我意识,丰富文化底蕴,准确表达出对谈话嘉宾深表理解的能力;二要熟练掌握共情技巧,以了解作为共情的基础和前提,遵循情感交流平等的原则即“身份一致”的策略,善于做一个忠实的倾听者。  相似文献   
987.
<正>我国的中学教育正面临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时期,而我国现行的教学模式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差甚远。在教学目标的设置过程中,虽然已明确提出了情感目标,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仍是逃不开升学率这根指挥棒的操纵,注意力仍集中在与考试、分数密切相关的认知方面,特别是一些理科学科,情感目标的落实更是少之甚少。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累,结果恶化了师生之间的情感,  相似文献   
988.
年迈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希望他们在父母身体不适的时候能够表达关切,能够感受到父母的寂寞及对儿女的思念之情,经常回家看看。这样的要求,一个冷血的人是做不到的,一个能够感受到他人内心的人,必须是一个有温度的人。  相似文献   
989.
孟晓盈 《知识窗》2013,(14):39-39
老舍的散文《想北平》是一篇能够反映老舍先生丰富细腻的文人情怀和浓厚淳朴的乡土之情的散文,而苏教版恰好把它归入了"月是故乡明"这个教学专题。那么在教学中,笔者觉得让学生把握住老舍对北平的眷恋之情是教学重点,也可以让学生学会怎样在文章中自然而又真实地表达情感。在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先通读全文,从文题入手把握文章的情感主线,  相似文献   
990.
文学作品是情感的载体,语文教学就是要借助这个载体来呼唤学生主体情感的挥发,在认知的基础上,领略其中蕴含和传达的丰富情感,并由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丰富的情感。本文笔者结合平时语文教学实践谈一谈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几点意见,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