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篇
  免费   0篇
教育   241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17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6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之称,乡土中国的化特征是用“礼”来维持固有的规则和社会秩序,在某种程度上远远超越了法律的威力。以此衍生的封建礼教和道德规范给“礼仪之邦”的子民带来无尽的悲苦和无奈。鲁迅作为二十世纪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和学家,他向这种“礼治社会”投下了重磅炸弹,在他的许多作品中都揭示了礼治秩序对人的命运的设计,这些人在“礼”的重压下大都丧失了自主意识和自由精神,成为“思想的奴隶”。这些作品中有被称为“投枪”“匕首”的杂,更有展示人物灵魂被吞噬的悲剧命运的小说集《呐喊》和《彷徨》。  相似文献   
172.
四十六年前,读到白先勇的短篇小说《毕业》(后改题《那晚的月光》,收入白先勇早期的短篇小说集《寂寞的十七岁》)就倾心不已,曾在《自由青年》杂志写过一篇赏析。年轻时候,我也是白先勇创办的《现代文学》杂志的忠实读者,  相似文献   
173.
法国是个出版大国,更是一个文学大国,每年都要出版6000多种图书。为鼓励作者的创作和拉动图书的销售,法国设立了名目繁多的各种文学奖。据《文学奖和文学奖评选指南》(Guide des  相似文献   
174.
刘萍 《学语文》2009,(5):33-34
经典似乎应该是远离尘嚣、供人顶礼膜拜的,于是,面对经典。我们习惯并期待着沐浴在一片清雅而神圣的光泽当中,暂时忘却俗务的侵扰。然而,经典终究是丰富多彩的,小说集《为了一夜的爱》就以其突出的“情色。特征,给我们展示出经典的另类风采。  相似文献   
175.
正海明威档案中文名——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外文名——Ernest Miller Hemingway国籍——美国出生地——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出生日——1899年7月21日逝世日——1961年7月2日职业——作家、记者身世背景——海明威的祖父曾参加了美国内战,后一直在芝加哥经营房地产,生意非常兴隆。他的父亲毕业于奥柏林大学,毕业后当了  相似文献   
176.
明代中后期,文言小说集中均用四字标题的作品数量有明显增加。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大致有三点:文学创作风尚的引导、汉语使用者对于"四字格"的偏爱以及受到之前作品的标题形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7.
施蛰存 《教育》2013,(19):61
一九一○年,即清宣统二年,我六岁,随父母住在苏州醋库巷。过了阴历元宵节,父亲就给我举行了开蒙仪式。第二天早晨,就送我到邻居徐老夫子的私塾里。行过拜老师的大礼之后,徐老师分配给我一个靠窗的  相似文献   
178.
冷酷的温度     
冷猫 《八小时以外》2012,(8):110-111
威廉·特雷弗——"爱尔兰的契诃夫"、近年来诺贝尔文学奖的大热门,而国内多年来竟没有他的作品译本。选入浙江文艺出版社"经典印象"系列中的短篇集《纸牌老千》的面世,应该是2012年中国翻译出版界的一件大事。该书是威廉·特雷弗的第12本短篇小说集,出版于2007年,被选为当年《纽约时报》百大好书,其时,作者已年届80高龄。作为一种文学体裁,短篇小说的读者日渐萎缩,所受重视程度也相应降低,作为短篇小说消费和具有优良写作传统大国的美国表现尤为明显,但仍有《纽约客》  相似文献   
179.
“恐怕我不懂詹姆斯·乔伊斯”.这是读者带着微笑所常有的报怨。其实,凡是不能理解《尤利西斯》或不能从《室内乐》读起的人,应从他的第一部书《都柏林人》读起,因为它比其他两本书的语言更简洁、凝练和生动。  相似文献   
180.
《阅读与鉴赏》2009,(7):20-23,107
铁凝。女,中国作家协会主席。1957年9月生于北京,祖籍河北赵县。1975年高中毕业即到农村插队落户,1979年调保定文联《花山》杂志任小说编辑,后到河北省作家协会专事创作。铁凝在中学时代即开始创作,1980年出版短篇小说集《夜路》,遂为文坛瞩目。从1982年起,以《哦,香雪》、《六月的话题》、《没有钮扣的红衬衫》等作品,连续荣获全国优秀短篇、中篇小说奖。作品多由日常生活揭示人物的心灵世界,语言清丽.意境悠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