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7篇
  免费   0篇
教育   293篇
科学研究   14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18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尼采的道德批判以“人之为人意味着什么”为本,将道德的解构和精神的自我提升相结合,在对道德现实和传统予以肯定的同时,洞察出其中诸如主体性一类观念背后潜隐的危机,试图以主人道德及其化身超人来根治奴隶道德带来的人类生命衰败症。从这种批判活动中,我们可提炼出几点富有启迪的道德摧毁和建构所应当具备的行为品格:反对不可容忍的事情,道德批判蕴含着人文关怀,创新与过去、现在和未来相关联,责任感具有首要性,没有上帝等  相似文献   
22.
本从尼采的权力意志论出发,进而分析了其“超人”学说、道德观和价值观。“超人”思想在当代青年中有着创造价值和自我超越的积极影响;也有鼓吹天才论,反民主、反平等、反群众的消极腐朽的观点。通过对尼采道德观、价值观的批判,树立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23.
本从尼采锤子哲学的政治思维方法、权力意志的政治阐释理论、虚无主义政治价值观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尼采政治思想的反现代性质,考察了尼采对后现代主义政治化的影响。尼采的政治思想作为人类从现代社会到未来社会过渡时期的一种探索形式,具有反现代性的消极特质,对现代社会弊端的批判则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4.
男中音咏叹调《像那潇洒的帕里第》选自意大利作曲家多尼采蒂(Gaetano Donizetti)的喜歌剧作品《爱情的灵药》(L'elisir d'amore)。《爱情的灵药》是十九世纪意大利著名歌剧作曲家盖塔诺·多尼采蒂的经典作品,1832年5月12日于米兰首演,得到了门德尔松的褒扬。《像那潇洒的帕里第》这首男中音咏叹调是贝尔克雷被年轻的女庄园主阿迪娜的魅力所吸引,于是唱起这首咏叹调对美丽的阿迪娜表达爱意。该论文通过对男中音咏叹调《像那潇洒的帕里第》的演剧情唱分析,深刻剖析了军官贝尔克雷的性格特点和情绪变化,希望能够为声乐学习者提供有参考价值的演绎方式。  相似文献   
25.
黄虎 《科技风》2011,(19):271
尼采的自由思想建立在他的强力意志学说的基础上。他认为,只有具有强大的强力意志的、能够完全支配自己的人才配拥有自由。  相似文献   
26.
例文4 看见     
正柴静在《看见》中写道:"想要‘看见’,就是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尽可能摆脱看见之前所形成的成见和概念。"有多少人睁着眼却好像瞎子一样,盲人摸象可笑又可悲。而真正的"盲人",是心灵的"盲人",像在井底看天空的青蛙,自以为"看见",事实却相反。①哲学家尼采晚年被眼病困扰,变成了大半个瞎子,他依然自豪地认为自己更接近真理。他说:"因为我看不见,所以我可以摆脱书本和教条,我感到思绪更自由,不再被‘概念’所困"。尼采是出了名的"自大",然而他的一席话确实令人深思。这与井底之蛙看见井口大的天空,究竟哪一个更真实?  相似文献   
27.
闫彦彦 《文教资料》2014,(11):70-72
酒神与日神所代表的醉与梦等形象在尼采感性的视野中,以颠覆的姿态组合悲剧关与喜剧关。尼采以醉为立足点融合了梦的形式,在谙熟古希腊神话与诗歌的基础上,用太一与轮回形塑积极虚无主义。与之相对应的东方文化在神话的发展过程中也具备美的元素,并在跨时空的文本碰撞中产生诸多可能。  相似文献   
28.
咏叹调《四周多么寂静》是一首高难度的花腔女高音咏叹调。塑造的人物与演唱风格都很难把握。该文从多尼采蒂的创作角度、咏叹调的音乐外部形态、剧情与人物理解以及歌唱技术等方面对咏叹调《四周多么寂静》进行演唱的分析,为歌唱者全面而准确地把握咏叹调的演唱风格与特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9.
诠释学领域中,克拉登尼乌斯、尼采、胡塞尔和海德格尔都从不同角度对"视域"进行了诠释,这些理论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诠释学集大成者伽达默尔,在他那里,"视域"概念得到发展、充实、深化并成为其哲学诠释学的中心范畴,使伽达默尔能够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描述真理的开显过程。  相似文献   
30.
挪威画家蒙克是20世纪初期德国表现主义艺术流派的先驱.他的作品中充满了疾病、死亡、情爱等主题,这一类绘画题材来源于画家本身真实经历.他的作品受哲学家尼采观念的影响,既有对孤独、死亡的刻画,也有对光明的渴望.他的创作形式不仅局限于油画,木刻、石版、铜版、壁画方面均有独特的创造,其中尤以“生命”组画最为出色.20世纪初期的西方社会,面临着深刻的社会危机和精神危机,艺术上面临着理性主义与表现主义的争论.蒙克的作品揭示了那个时期人们隐蔽的心灵,表现了人类内心共有的痛苦与快乐,直接推动了德国表现主义艺术流派的兴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