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0篇
科学研究   4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邱红花 《成才之路》2009,(34):I0028-I0028
中学生思想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健全人格、树立人生理想、激发青春热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有个别教师不能做到以心传情,突出表现在少尽责之心、少体贴之心、少务实之心。  相似文献   
52.
孟子论“天”的内涵有四重,即神化之天、自然之天、道理之天和命数之天。尽心即可知性,知性也就能知天,心、性、天三者意义统一且内涵交通。心性本指向人,既然尽心可知性,知性又能知天,天人合一即可实现。  相似文献   
53.
陈确的人性论思想将家庭日用的身心工夫视为人最根本的存在方式,通过对工夫域中"性-教"、"能-为"、"知-行"等系列互生互成"天人交相用"维度的阐释,说明人性或性善即是活生生地构成、维持并发展充实于身心力行工夫域中的人性或性善。由此,陈确的人性论思想既不是先天形上学的预成论或后天工夫复性论,也不是经验主义的后天发展论,而是以身心力行工夫为中心的人性生成论。这种思想是明清之际儒学回归日用事为,向即"身"、"行"以明道方向的发展,可称作"形而中学"和"行而中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